在广昌县文化馆馆长杨柳的印象中,谢帮银是少见的守艺人。“他不仅坚持传统,更努力让木偶戏重新焕发活力。”近年来,在县文化馆的推动下,塘坊木偶戏走进校园、社区、广场,观众群体逐渐年轻化。
他还介绍了乐山文旅全球“引客”的行动。乐山文旅赴泰国、韩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展入境游市场宣传开拓工作,举办曼谷专场推介会,推出优惠政策及定制化文旅产品,承办“百名欧洲旅行商来华踩线”等活动,先后邀请1400余名、70余国旅行商深度考察线路产品。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全国各地各族群众通过不同方式,共同目睹了阅兵盛典。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旅游出行将迎来新一轮高峰。与暑期相比,“双节”客运流量更集中、文旅需求更旺,交通运输与服务面临更大考验。铁路部门可借助暑运经验,加强12306大数据研判,动态增开热门列车,推广“候补+智能荐线”服务,提升购票体验。同时应推动“铁路+”无缝接驳,扩大地铁免安检换乘覆盖、加密夜间公交,有效破解“到站易、离站难”。此外,还可开设“月圆专列”“非遗主题车厢”等特色服务,结合沿线景点推出联程票,实现从“站门”到“景区门”的全程便利,让旅客出行更顺畅、更舒心。
17岁时,谢帮银开始学习民间音乐,跟着乡里的老艺人唱短篇小戏。他嗓音洪亮,模仿力强,常常一句唱腔就能惟妙惟肖。一次,他在戏台旁看木偶戏时,被老师傅注意到。师傅对他说:“你嗓子好,又肯学,不妨来试试木偶戏。”起初,他只是觉得新鲜,可当亲手拿起木偶的那一刻,他被一种奇妙的感觉击中了。
长期以来,剧场常常被认为“曲高和寡”。但近年来,从《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到《赵氏孤儿》,一批本土原创作品凭借精良的创作和鲜明的文化气质,打破了这一印象。它们不仅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共鸣,也证明了只要内容过硬,剧场完全可以从小众走向大众。票根经济让剧场和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带动超过1∶48的城市综合消费,“苏超”用一张低价球票串联起景点、特产、电影票,都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一年到头,沙尘天气要占去大半年光景。从开春刮到入冬,家里的窗户难得开上几回。风沙最大的时候,出门都得蒙着面,汽车打着双闪慢慢挪。”当地人笑着打趣,在这里生活,人均每天能“吃”一斤土。
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天毅表示,乐山文旅实现了“两个突破”:第一是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亿人次,第二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2024年,文旅产业带动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58%,文旅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地级市首位。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乐山市接待国内游客一共8580万人次、旅游花费1100亿元,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