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鲜明提出“坚决抗战的方针”,实现“全国军队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伴随全民族抗战由开始向深入,战争的展开和推进对斗争的坚定性、组织的精细化都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组织效力提升、斗争素养厚植融入党的统战工作、群众工作等具体情形。特别是通过创办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等,教育、组织、引导、动员广大青年投身抗日救国运动,造就了一大批为民族解放斗争到底的先锋队。“学习鲁迅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不谋私利的,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3]等重要论述,形塑了广大军民愚公移山战强敌的精神样态。此外,战争也伴随着曲折和风浪、噪音和杂音。从反对投降危险,到抵抗顽固派进攻,我们党同各种破坏抗战、妥协退让、投降分裂等行为作坚决斗争,向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倾向作有力批驳,澄清是非、辨明善恶,在斗争中练就“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铁肩膀和硬本领。回溯抗日战争砥砺奋进的历史印记,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只有进行时;组织力的提升,对于克难攻坚、实现目标,意义深远。从落后挨打、一盘散沙到扬眉吐气、换了人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轻松就能实现,必须克难攻坚、多务实功。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由苦难向辉煌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斗争本领、厚积组织效能,使百年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铸就新优势,在新时代赶考中交出新答卷。
此外,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上映一周年之际重映,该片聚焦二战期间“里斯本丸号”沉船历史事件,通过挖掘珍贵史料、寻访亲历者后代、展示水下考古影像及还原历史场景,全景呈现事件背后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温暖瞬间。作为近年来少有的聚焦二战东方战场国际议题的纪录电影,本片不仅填补了相关历史叙事的影像空白,更以“小人物见证大历史”的视角,让观众透过个体命运感知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为收复滇西失土,中国远征军1944年发起滇西大反攻:强渡怒江,血战松山,收复腾冲,夺回龙陵......腾冲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人,中国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腾冲也成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部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城镇。
马兵是全国劳模马恒昌的孙子,现任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马恒昌小组组长,也是一名全国劳模。今天,当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整齐划一地经过天安门时,马兵激动不已,那一刻“现场都沸腾了”。
回想抗战伊始,当时中国军队仅有200余架飞机能够参战,对抗10倍于我的日军战机。如今,飞过天安门上空的空中梯队,不仅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先进战机的水平,更昭示着中国军队捍卫和平的强大实力。
北航的惠百骞对此感触颇深。这位当过兵的大学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报名参加合唱团的。作为曾经的军人,他希望有这样的姿态被检阅,但也一直担心唱不好。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打响。宋其祥所在的部队奉命死守阵地,与敌人血战四天四夜。炮弹如雨点般不断掉落、炸开,泥土飞溅,硝烟弥漫。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他死守不退,与敌白刃相搏,顽强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昨晚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上,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著名演员郭京飞和雷佳音参加了演出。同样来自上话的导演何念也是这台晚会的导演组成员。晚会结束之后,何念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我们三个人都是上海来的,又都是一个单位的。我们三个都希望能够多出点力,让全国观众看到上海艺术创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