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你在重庆,我在印度,也不知几时相见,也许两个月后我调到缅北去,从密支那向曼德勒推进,那时只要橄榄核一样大的一颗铅粒或是一条半英寸长的铁片,就可以了结一切。那时你也可以把我忘了,再也不必纪念我。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不是故作惊人之笔。但是,如果我不死,我能够生还祖国,那时第一个要找寻的是你。
在巴基斯坦汉学家泽米尔·阿万的家里,他和儿子都会说流利的中文,妻子做得一手好中国菜,来自中国的工艺品随处可见,这些细节都讲述着整个家庭和中国的缘分。
26日,中国侨商投资(海南)大会“世界侨商海南行”、“追梦中华·扬帆自贸港”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走进琼海,琼海市举办招商推介会,向侨商和海外华媒代表介绍了琼海产业发展现状,医会旅融合产业集群引发关注。
“喜鹊象征鹊桥相会,知了寓意智慧,花朵代表花好月圆。”88岁的烟台人赵金蓉指着家中传了三代的梨木模子说,“小时候,每到七月初七家里就忙着做巧果,做好的用红线穿成串,按老辈说法,这是在帮牛郎织女牵线搭桥。”
回望过去45年,珠海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从一座边陲农业县蝶变为现代化海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从2亿元到超过4000亿元的巨大跨越。其引人瞩目的,不只是经济规模之变,还有发展路径之先、治理理念之新。
今年7月17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培训项目首批292名学员在陕西杨凌完成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顺利结业。该项目是落实中巴两国领导人加强农业领域合作共识的具体举措,巴基斯坦将选派1000名农科类青年学员分批赴华参加培训。此次参训的学员在中国学习家畜育种与基因组学、牲畜疾病防控技术、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高效灌溉系统等知识。“我们国家的蔬菜水果长期依赖进口,相关生产技术知识对巴基斯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很大帮助。”学员库雷希·舒贾·拉赫曼说。
截至今年6月,位于杨凌示范区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已开展农业技术援外培训、专项培训等120余期,为上合组织国家和相关发展中国家培训农业官员、技术人员2400多名,组织300多名官员参加减贫专项培训,4.2万人次参加在线学习。
“绿色是西藏外贸的底色。”拉萨海关副关长李崧介绍,1965年,西藏对外贸易总值约693万元,如今年均规模已达百亿元。今年上半年,西藏出口羊毛羊绒、鲜苹果、青稞制品、藏香等绿色产品近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