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吉家坤,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后人,爷爷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这张照片是他当兵前和爷爷奶奶的合影,爷爷身上挂满了勋章,白发苍苍,依然神采奕奕。吉家坤离家参军后,这张照片就一直伴随着他。
具体来看,该年度授予吕西林、马大为两位院士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10人(钱小石、肖俊杰、王文涛、张鹏、李博峰、杨强、刘珅、朱美萍、张登松、张磊)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2024年度的获奖项目共有1790位完成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有1171人,占比为65%。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有82位,占比为43%。获奖项目的所有完成人和第一完成人,45岁以下中青年的占比均高于2023年度。有2位90后是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分别是1993年出生的胡凤鸣(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991年出生的周涛(同济大学副教授,获技术发明二等奖)。
适度超前也有面向未来的考量。李瀚明表示,最近几年,国内长途旅行取代了一部分出国游的需求。西北是国内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新疆、青甘大环线等热度居高不下。西北遥远,高铁也不发达,更依赖民航运输。此外,西安和乌鲁木齐还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沃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此外,今年前7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有效促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30岁的王丽丽是贵阳人,工作5年了,“每天跟报表、材料打交道,工作强度大,一天下来身心疲惫。”这段时间,生鲜超市成了她下班后的好去处,尤其是到水产区“赶海”,放松又解压,一周要去三四次。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从规模实力上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从创新能力上看,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特别是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先机。例如: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宇树H1人形机器人赢得冠军;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强脑科技等为代表的系列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社会贡献上看,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洛阳市两会期间,九三学社洛阳市委会提交提案,呼吁彻底恢复龙门泉水景观,实现长效复涌,提出“如期关闭煤矿”“依法监管地下水资源”“提升生态修复水平,保障地下水补给”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