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组数据说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在周陈看来,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速加快、亮点增多、环境更优,这是供需双向奔赴的结果,既在于稳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也在于以高品质供给持续引领创造新的需求。“总的看,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成绩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周陈分析说。
暑期社会实践作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认知国情、锤炼本领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部分实践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短期轻长效”的倾向,导致教育价值不够理想。当前,应从制度设计、实践深度、长效机制三个维度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实践教育从“走过场”向“走心”转变、从“短期活动”向“成长工程”升华、从“任务完成”向“价值塑造”转化,进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触摸社会温度、在服务中感悟家国情怀,并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7月31日,2025年“新松人才”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在杭州结束。令人振奋的是,多位初露锋芒的00后新锐演员凭着扎实的功底跻身决赛,展现了浙江戏曲艺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蓬勃生机。
完善过程管理规范。高校需制定全覆盖的社会实践标准化流程,构建前中后期“三位一体”的过程管理体系。在前期阶段,鼓励实践团队开展实地预调研与需求分析,制定包含目标设定、方法选择、进度安排的详细实施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确保方案可行性。在中期阶段,建立过程记录与动态调整机制,要求团队定期提交工作日志、影像资料与阶段性报告,记录实践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必要调整,确保实践活动灵活性。在后期阶段,强化成果转化与质量评估,制定包含调研报告、解决方案、实践感悟等在内的多维度成果评估标准,并将成果质量纳入团队考核,推动优秀成果向政策建议、社会服务转化。
8月5日电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5日举行汛期安全知识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8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申展利表示,8月份,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部分地区洪涝和风雹灾害风险高,海河流域、松辽流域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预计有2到3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国,1个台风影响长江以北地区;大兴安岭、新疆北部、中南、西南局部地区森林火灾风险较高;云南西部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高;长江中下游、江淮、新疆中北部局部地区存在高温干旱风险。
开展“问题导向”调研。高校需构建“主题筛选—方法指导—成果转化”的闭环调研体系。在主题筛选环节,结合学科特色与地方发展痛点,建立动态更新的调研主题库,例如围绕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可持续性”、基层治理中的“数字技术应用”等关键问题,确保调研选题兼具专业性与现实性。在方法指导环节,开设社会调研方法课程,系统培训问卷设计、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技能,并配备专业导师全程指导,确保调研过程的科学性。在成果转化环节,建立多层次的成果应用机制,将实践数据纳入地方决策参考,创新方案可对接企业或社会组织进行孵化。
“许公讲的内容都很大,大历史、大智慧,这是年轻人喜欢的。同时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他能收获大量青年朋友的关注和推崇,还在于其本人的人生经历就堪为一部励志小说。他从小就非常自立,考上台湾大学历史系,赴美取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回到台大做历史系系主任,担任起繁重的行政工作,展现出出众的学术组织能力,甚至比正常人承担的工作量还大、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