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义诊,让汉博格德县的牧民们记住了中国医生,也让年老多病的苏木娅得到信息,动了前来治疗的心思,通过跨境就医解除了病痛。这些穿梭于周边毗邻地区的白衣天使,把医者仁心播撒在草原上,留下了民间友好的口碑。他们说,将来还要再去,既为履行使命,也为看看那些异国老朋友。
我们率先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深化合作,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始终站在国际公平正义一边,倡导文明包容互鉴,反对霸权强权,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治疗,苏木娅感到身体明显好转。“以前睡觉轻,一晚起夜两三回。在中国这几天睡得安稳,这是从未有过的舒适感!”苏木娅笑着说,“如今感觉浑身轻松。中国医生特别好,说话也听得懂。”一周后,苏木娅和子女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针对部分商家宣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达到99%,甚至100%的说法,专家提示,蓝光是屏幕显色的关键色彩,如果真的阻隔掉蓝光,手机就会严重偏色,视觉体验失真。
漫宣队通过关系借到国民党南京市党部腾出的厅当作画室,没日没夜拼命地画,首先将各路口要隘的广告牌改绘抗敌漫画,9月18日在新街口大华戏院办抗敌漫画展览,五天后流动到夫子庙展出;10月初在省立图书馆举行一周,13日在下关兴中门展览,18日又往工厂展览。北京高龙生、夏光、戴廉、刘元、张仃,苏州陆志庠和上海宣文杰都赶来南京参加展览工作。到了11月,漫宣队撤往汉口,驻扎交通路62号。正巧上海杂志公司迁来武汉复业,为了替代上海沦陷而停刊的《救亡漫画》,决定创办半月刊《抗战漫画》,大家熬了两天两夜赶绘画稿,克服战时印制困难,于1938年元旦出版创刊号,成为《救亡漫画》的第二个生命。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在山河破碎的至暗时刻,一支支抗日队伍奔赴战场,一首首铿锵战歌在炮火中唱响。雄浑激昂的旋律里,有黄河咆哮的怒吼,有长江奔腾的壮阔,有长城屹立的坚韧,有太行巍峨的风骨,更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救亡漫画》办得如日中天之时,鲁少飞、王敦庆、张光宇等又筹办《漫画导报》,声称“努力完成中国漫画运动在这伟大的时代开始后的建设使命”,发表漫画家的代表作,探讨漫画艺术理论,披露大家的消息。可《救亡漫画》仅生存了55天,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抗日将士忍痛撤离闸北、沪西、南市、浦东。而坚守在租界里的漫画家们,在租界当局调整治安的布告以及日寇、汉奸的直接迫害,已失去抗敌行动的自由,几经筹备的《漫画导报》也流产了。叶浅予与鲁少飞紧急磋商赴外地继续战斗。
在当地另外一家船舶公司,记者了解到,企业今年新建了一个25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产能扩大后,公司前六个月的订单额已超过去年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