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和2024年8月,蔡燕蒙先后两次找到魏锋帮忙运作10余名儿童入学事宜,向其行贿7.5万元。魏锋利用自身职权,开具虚假安置房确认单,以征迁安置名义为跨学区儿童办理入学手续。
上海9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17日晚间,西岸大剧院外墙呈现“幻光奇境”,如梦如幻的光影效果,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超3000平方米的穹顶秀、炫酷的“北极光”、9组互动装置……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开幕在即,主会场徐汇西岸首次调试,效果令人惊叹。
“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切身体会,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领导干部们体验送外卖后,那一份发自肺腑的‘感同身受’,最为动人,也最为可贵。”文章说,因为“感同身受”在前,方有“推己及人,反求诸己”。“感同身受”,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是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的重要起点。“不做‘官老爷’,要当‘勤务员’,离不开这样的‘感同身受’,看到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政府出台的政策和制度,更有人情味,‘民生含量’更高,都需要‘与群众共情共鸣’来支撑。”
此时蒋介石需要面对的尚不止于此,1931年的长江洪灾,14.5万人因此死亡,在9月18日坐船离开南京时,蒋介石即看到“下关街中水深三尺”,而“甚为忧虑”。此时,国力高出中国许多倍的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南京国民政府在事实上采取“不抵抗政策”,并寄希望于诉诸国联等外交手段便不足为怪了。整体上,即如台湾学者黄自进所说:“九一八事变事出突然,事前国民政府及东北当局皆无预警。不过,在面对东北危局,以避战为首务却是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共识。是以,无论关东军如何挑衅,东北军皆低调回应,不得将争端扩大,是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共同对外决策。”
其时身在北平的张学良,9月19日的卯时(上午五时至七时)即收到了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与张学良的参谋长荣臻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并于当天上午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然而,就蒋介石在9月19日给张学良的致电来看,蒋介石在发电以前尚只是通过上海方面的来电得知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消息,尽管张学良在此前至少已给蒋介石发来两电告知。也许是因为蒋介石抵达南昌后,各方发来的电文太多,蒋介石尚未来得及一一批阅;也许是因为各种原因,蒋介石此时尚未收到张学良发来的电文。值得注意的是,张学良在这一天的致电与受访中,均强调对于日军的侵略,东北军采取“不抵抗主义”。
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人民群众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急难愁盼问题。拿住房来说,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老旧社区亟待维护改造;再看养老领域,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但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较大,养老服务供给仍需加强。民生需求是最真实、最迫切的市场信号。只有尽力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释放消费潜能,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纵观这些人的日记,可见,对于九一八事变,不同人的不同人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应对。对于追究责任,或认为当局(包括蒋介石与张学良)软弱无能,或认为当局事先缺乏准备,或认为是整个民族的落后,或认为是此前革命外交对日本的刺激太甚。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做到以上率下、集成攻坚。省委常委会将“双强行动”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审定行动规划和每场专场活动方案并出席活动,带头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带头与企业家谈心交心,带头问诉求、听意见、商对策,及时传递党委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关心关爱,帮助企业家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依托大统战工作格局,协调有关部门广泛参与,共同与企业家面对面互动交流,积极领办工作任务,进一步拢指成拳、形成合力。坚持重心下沉,抓基层、打基础、强服务,“一竿子插到底”地直面基层发展堵点痛点,协调资源、集中攻坚,不断筑牢工作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