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发展韧性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标尺。今年以来,各地以系统化改革思维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广州聚焦产业友好型生态建设,亮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上海发布60个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以点带面推动制度升级;浙江出台18条硬核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步履不停。
一边拉家常一边量血压,温暖的阳光透过竹林的间隙洒下来,竹叶在风中簌簌摇曳,吴静怡和村民的谈笑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共同组成了一曲交响乐,在寂静的乡村中传得很远。(完)
深化产教融合,筑牢“类型底色”核心支柱。职业本科教育核心使命在于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能解决复杂现场问题、推动技术工艺革新、兼具精湛技艺与理论素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此,坚守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底色”,关键在于将系统性、深层次、制度化的产教融合作为生命线。相关院校应联合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研实施策略、共建实训基地与产业学院,深入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质性参与学校治理,如组建董事会或理事会等,赋予其在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师资评聘中的适度决策权,确保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脉搏。打造共生型产教融合平台,超越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建设集技术研发、工艺攻关、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教学—生产—研发—教学”闭环,做到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升级同步迭代,破解职业教育滞后性难题。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多个特色产业学院,将企业真实研发项目嵌入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评价与反馈、质量保障等教育教学环节。推动项目化教学变革,以源自企业的真实技术问题或工程项目为载体,重构教学内容与流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整合知识、锤炼技能、涵养职业精神。可以说,产教融合是打破教育与产业藩篱、促成二者紧密联系的桥梁,也是职教本科区别于普通本科最鲜明的标识。
“我花3600元订了这家酒店的雪景大床房,房价里包含一份‘美学摄影体验’,注明赠送3张电子原片。”张霞说,拍照时她多次向摄影师询问收费标准,对方只含糊地说“拍完问客服”。
2018年,赵岩被派往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申扎县姜戎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这里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连打火机都经常失灵。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
“总觉得立秋了,天该凉快了,没想到膝盖反倒更不舒服了。”坐在诊椅上的王大爷,一边揉着膝盖一边叹气。这位来自娄底的62岁老人,有10年晨练习惯,每天天不亮就去公园打太极、慢走,风雨无阻。今年入秋后,他琢磨着“秋老虎天不算热,多练练储备体力”,不仅把晨练时间从一小时延长到一个半小时,还跟着老伙计们加了爬小山的项目。
“关键看标准。”南京市质检院高级工程师张小明告诉记者,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厨房纸巾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22)。该标准中对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原料、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等都有着明确的要求,比如使用的原料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纤维原料应以植物纤维为主,含有的合成纤维原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材料的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还应符合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