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永刚介绍,“五一”假期、“618”购物节期间,店里开展了一系列促销活动,消费者对于以旧换新的热情不减,销售额持续增长。
长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同时努力缓解“大城市病”问题,进而较早实现产业从规模数量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集聚的空间,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难免会产生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公共服务配置不均衡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象。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国际竞争力。作为城市的集聚体,城市群内城市集中分布,能获取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合理产业布局,还将有效减轻中心城市的交通压力和人口密度。也就是说,城市群让集聚到一起的城市既能获得集聚的优势,又能避免自身扩张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兼顾了区域协调发展,产生“1+1>2”的效应。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韧性强劲的原因之一。
同时,各地多措并举简流程、优服务、强支撑,努力打消企业推进设备更新的后顾之忧。比如,山东通过设备购置补贴、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庆出台“技改专项贷”政策,通过线上税企互动平台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
在项目谋划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四川向家坝二期等大中型灌区,广东黄茅峡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浙中水资源配置等大中型引调水,以及洞庭湖重点垸堤防等长江流域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分别组织编制中小河流治理、区域排涝能力、水生态治理修复、水文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实施方案,自上而下谋划好相关重点建设项目。
当前,晋城以“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为目标,从依赖煤炭到深耕科技,加速向全球光机电产业创新高地转型。这一产业转型实践,正是中国资源型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
此外,人民日报近日在头版刊发《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价格战。文章称,破除“内卷式”竞争,关键在于统筹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政府有引导、行业有自律、企业有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就能稳步推进、见到成效。
今年,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稳岗扩岗,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深挖国有企业和基层就业空间,全力帮助2025届高校毕业生尽早落实去向。
作为一家内燃机制造企业,全柴动力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各个生产环节展开。在全柴国六智能化工厂总装三车间,数字看板实时呈现着装配线的生产数据、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产线设计的节拍为75秒,出现毫秒级误差就会触发报警。”生产调度员赵玥介绍,这种精准管控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使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