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争取人心,积极涵养港澳台及海外工作资源。2024年高质量组建香港辽宁社团总会,在香港举行香港辽宁社团总会成立庆典暨辽港经贸合作交流大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拓宽了对港工作新阵地和辽港交流合作新平台。扎实推进对港澳台工作,召开省政协港澳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士代表座谈会,在香港面向港澳政协委员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积极服务港澳台工作大局。把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作为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工作主题,召开省海外联谊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组织“中华文化大乐园——日本大阪营”,制定《辽宁省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实施办法》,深化做好为侨服务。举办“港澳和侨界代表人士看辽宁”等活动,与30多个国家的50多个侨团等建立联系,辽宁“朋友圈”持续扩大。
2014年春天,已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再次到新疆考察时,特别提到了达西村——“记得2009年到巴州,有个村党支部书记叫沙吾尔·芒力克。他说了一句话印象很深:‘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
鸡肉,第二大肉类消费品,我国每年消耗约70亿只白羽肉鸡。然而这样巨量的消费,种源曾经100%依赖进口。经过持续的育种攻关,我国自主培育的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8%。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的。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牵引,积极搭建平台载体,举办“民主党派同心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香港辽宁社团总会成立庆典暨辽港经贸合作交流大会”等活动、深化党外知识分子“岗位建功”行动,打造“汇新聚力”、“侨爱工程——辽宁光明行”等工作品牌,激发各领域党外人士的创业激情、创新勇气、创造活力。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出台关于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5年7月举办“山海共融、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组织“百场万人”主题宣讲活动3800余场次,凝聚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强大合力。连续3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先后4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举办2届“辽商大会”,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选树两批次共212家全面振兴新突破突出贡献民营企业,激励民营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发展定力、勇担时代重任。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江辉指出,当前人类在空间(即航天)和海洋方面的技术正不断地发展和转型,为区域乃至全球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空间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非常重要,相关发展能增强政府、企业、学界之间的合作。“空间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催化剂,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浩会上建言,进一步在长江、澜沧江等江河源头建立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综合观测平台,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工程,服务江河源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下那曲水文水资源、水土流失、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特征研究,以科技支撑水资源和水安全战略;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健全江河保护治理制度,形成“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的人水和谐共生江河保护治理新格局,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在陆林看来,更关键的是专业人才的断层:国内极度缺乏既精通睡眠生理学基础,又能横跨呼吸、神经、精神心理三大领域知识,并能主导整合诊疗的睡眠专科医生。“没有这样的核心人才,MDT就失去了引擎,只能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