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重点攻关,推进工作创新。聚焦讲清道理、讲明学理、讲透哲理,支持基地专家高质量完成中共中央统战部委托课题,形成7篇理论文章,其中1篇荣获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创新推行“7+7”工作模式开展理论研究,即7个民主党派省委会与基地核心研究团队分别结对,组建7个“专家+党派”课题组,发挥民主党派实践优势和专家理论优势,联合开展理论攻关,力争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
刘振民指出,气候问题和海洋问题均具有全球性和复杂性,需要世界各国共享经验,合作应对,加强气候治理和海洋治理的统筹协调。国际社会自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之时就开始了对适应的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提出,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方面的支持。此后,各方还建立了适应委员会,并在全球适应目标、适应资金翻倍等议题取得进展。
人民群众也是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十四五”以来,应急管理部大力培育群众防灾避险能力,推进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总人数超过100万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聚焦这一主线,山东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擦亮“花开齐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支持3个县(区)开展共同现代化试点,7个模范集体、7名模范个人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获得表彰。
9月25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8日,襄阳至荆门高铁(以下简称襄荆高铁)将开通运营,襄阳东至荆门西站最快29分钟可达,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疆始终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发展的总量和速度,更注重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宋磊表示,将持续研究如何推进中央支持和援疆资源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扎实推动就业、教育、医疗等暖心工程,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30 余年的坚守与付出,让薛魁收获了诸多荣誉: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能源化学地质 “大国工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022 年新疆工匠年度人物…… 这些荣誉,是对他技术水平的认可,更是对他工匠精神的致敬。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蓬勃发展,互补性优势不断凸显且加速释放,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展现出独特而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