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方能把握主动。如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激发,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国内大循环更加通畅,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多元市场不断拓展,我国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让我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二是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三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四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五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切实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六是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七是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依法治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土壤肥沃自能枝繁叶茂。中国经济是一片繁茂广阔的创新雨林,人才辈出,产业体系完备。本届论坛上展示的仿生灵巧手、虚拟人智能交互等新产品新技术,正是创新生态结出的硕果。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发挥科技的倍增放大效应,更好推动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促进“质”的提升、“量”的增长,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感受背后,是对大势的判断与对未来的预测。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很多嘉宾认为全球发展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但中国仍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锚。应对“世界之变”、贡献增长动能,“中国之治”靠的是啥?中国信心源自哪里?
张先生认为,网球明星的出现与整个网球运动以及网球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并形成正向反馈。他说,明星越多,示范效应就越强,就会更加刺激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经济热度也会越高。而打网球的人多了,就会涌现出更多的网球明星。
7月15日电 据“道真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公安局15日发布情况通报称,2025年7月10日8时许,在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淞江东路路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一名8岁女童受伤,伤者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肇事司机杨某某(女,46岁)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乐观,根植于开放合作的务实举措。一花独放,成不了芳华满园。中国之所以被各国嘉宾“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融入全球发展,也竭尽所能推动解决共同难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