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地缘政治博弈与大国战略竞争回归的当下,欧洲也身陷多重困境。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欧关系。
7月24日电(记者 张乃月)当地时间23日,美国白宫发布“人工智能(AI)行动计划”,提出要求放松监管、对数据中心扩大能源供应,以促进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等内容。
欧洲商界人士也对欧盟对中国的“三重定位”持怀疑态度。《德国之声》的那篇报道援引德国海外商会(AHK)驻华代表布特克(Maximilian Butek)的话称,合作伙伴不应被称为“对手”,“中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同时中国当然也是我们的竞争者。对此我们应该展开对话。竞争,是我们可以应对的,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应对竞争。”
事实上,不仅是法比安,欧盟对外行动署原亚太总司长维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反复提及欧洲对乌克兰问题的深度关切。维冈告诉澎湃新闻,对欧洲而言,“倘若俄罗斯当前对乌克兰的行为可被接受,那么全球体系的稳定性都将受到严重质疑。这正是我们(欧洲)对此反应强烈的原因。”
7月22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活动在山西太原启动。本次活动将深度挖掘各地各部门网络法治建设丰富实践与显著成效,全景呈现山西全省在依法治网与依法治省方面的充分探索与创新成果。
2025年1月至6月,全国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
七年来,从极具竞争力的税收优惠到人才引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等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再到“零关税、低税率、简审批”等自由贸易港特殊政策的先行先试,海南正在成为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除了官方层面的协调,不少受访嘉宾认为民间互动是破解认知隔阂的关键。在周弘看来,若要改善中欧关系,需从民间交往切入。唯有扩大人民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扭转当前中欧关系的氛围。随着民间交往的深入,欧洲政治生态将逐步发生变化,政客在选票导向下作出政策调整,中欧关系就有望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