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资本与产业对接是今年投洽会的一大亮点,本届投洽会吸引了不少国际投资机构参与,还特别设立了金融资本专区,为拓展双向投资增添动能。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表示,将以“中国主体,世界眼光”为宗旨,肩负起推动中华文化“创造转化,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
做“大先生”要行大道。所谓大道,须铭记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作为知识分子,每位教师都应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树栋梁之才,为师者必有鸿鹄之志,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与人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自己必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所谓“大先生”,是勇当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民族知识的传播者和国家进步的推动者。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推动社会层面更科学、开放地看待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将个体自主学习与专业心理干预有效衔接,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对此,既要鼓励年轻人以科学态度自学,比如推荐权威教材、规范培训课程等,让他们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要加速补上服务短板,扩大基层心理服务站点覆盖,降低公益咨询费用,畅通心理援助热线。
“扎下根”的基层调研才是深入群众、真抓实干的生动实践。“扎下根”,本意是指植物将根系深深植入土壤之中,稳固根基,以此汲取养分和水分茁壮成长。“扎下根”搞调研,强调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的“樵夫”廖俊波,带头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解决了不少当地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把石圳村从“垃圾村”变成了“明星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草鞋书记杨善洲,走遍村庄、踏遍山梁,撸起袖子和群众一起干,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用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深入基层“扎下根”搞调研的内涵和真谛:带着真心真情融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直面问题,找准症结,以务实举措破解难题。
面向未来,提升学科专业设置的响应能力,有赖于进一步健全供需对接机制,通过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等,整合产业部门、用人单位、高校等多方数据资源,精准识别真正的急需专业,使学科专业设置更加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强化统筹协同,引导高校立足自身办学定位、特色设置新专业,避免一哄而上。
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旨在发挥信用价值,助力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适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个体工商户贷款规模和覆盖面,提高贷款精准性和便利度。同时也将为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加大“个转企”探索力度,鼓励、支持、引导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