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充分利用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展示项目的最新成果,突破传统展陈“玻璃柜+说明牌”的静态模式,采用文物扫描建模形式,深度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在部分文物展区设置“文物互动屏”,观众可通过触摸查询文物具体信息,让珍贵文物从“历史档案”转化为可感知、可探究的“活教材”,以稀缺文物资源增强展览权威性与吸引力。
“没治理前,‘阎王鼻子’的沙漠就像一座座拦路的大山。如今沙丘平了,草方格整整齐齐,绿树成排,生态好了,咱日子过得也舒坦。”站在黄河岸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民众李海兵望着眼前的景象,语气里满是感慨。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8月29日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对多国征收关税时援引的法律实际上并没有赋予其征收这些税款的权力。法院的裁决书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授权总统在紧急情况下颁布某些经济措施,以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但不允许总统采取全面行动。(总台记者 赵淼)
伟大胜利照亮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到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压、不惧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智鹏在北京现场观礼。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现场观礼和通过屏幕看阅兵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现场看到‘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时,解说员说该型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我周围观礼的嘉宾都齐声‘哇’了一声。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国家不可能再遇上80多年前被外国侵略的情形。”
南宁9月4日电(黄令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即将签署,今年9月中旬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会期将发布蓝皮书,宣介中国—东盟自贸区新机遇。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学术院长李光辉近日受访时表示,东博会会期举办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对话活动,将引导企业围绕自贸区3.0版涵盖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合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抗日救国的光荣使命。从组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持久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中国于危亡”[1],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新四军等成为抗日战场上的坚强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自身建设、领导能力同抗战必胜的使命相适应。在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从巩固政权到开展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党的领导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为战胜前进险阻、赢得最后胜利积蓄优势和效能。1945年,党的七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这样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了现在,我们的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中国的重心不在任何别的方面,而在我们这一方面。”[2]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长期考验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是我们坚定信心恒心、战胜困难险阻、开创胜利局面的根本。以史为鉴,方明所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接续开创,离不开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强国建设的思想智慧,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对推进民族复兴效用的认知,筑牢中华儿女同心向党、永跟党走的历史自信和精神主动。
伟大胜利昭示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唤起了全民族空前的觉醒与团结。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这份在苦难中淬炼而成的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至今依然激励着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