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期间,刘智鹏和刘蜀永曾受邀登舰参观。刘蜀永表示,看到九三阅兵受阅部队军容整齐威严,受阅武器先进高端,和前些时候亲身登临山东舰航母参观的感受一样,“内心极为震撼,列强在中国横冲直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认为,作为中国的学者,有信心,也有责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为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收复滇西失土,中国远征军1944年发起滇西大反攻:强渡怒江,血战松山,收复腾冲,夺回龙陵......腾冲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人,中国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腾冲也成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部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城镇。
在天安门广场上,中阳县的那些抗战元素不断在刘一淳的脑海闪现,尤其是唱到《在太行山上》时,“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这句歌词描绘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此后三年,宋其祥转战湘南,直至抗战胜利。战争结束后,宋其祥回到家乡。当家乡修建“幸福渠”时,他再次挺身而出。他常说:“打仗为保家,修渠为子孙,都是大事!”
一座座城市里,一条条道路上,一个个英雄的名字,闪耀在祖国大地上,连缀起今日的安宁祥和。山河永念,英名不朽。英雄并未远去,他们化作了星辰,永恒注视着我们前行之路;他们融入了山河,永远守护着这片深爱的土地。
第三,新的台行政机构刚上路,即遇上立法机构改革风暴,尚无亮丽表现。再加上若干“部会”状况不少,屡成媒体议论焦点,如台内务主管部门、经济主管部门、“海委会”等。
笔者搭乘北京市地铁五号线,一路来到张自忠路站。站台里,矗立着一座张自忠胸像:张自忠将军一身戎装,神情坚毅,下方刻着他的生卒年份:1891年至1940年。张自忠,曾先后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牺牲的军衔最高将领。周恩来曾评价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多位在现场的台湾同胞都向谭主提到“解放军的军心士气无与伦比”。苑举正激动表示,解放军之所以如此雄赳赳气昂昂,是出于保家卫国的信念感。现场观礼的台青郭芸廷告诉谭主,每一个方阵都让人真切体会到“中国军人”四个字背后代表的责任和使命。岛内军事专家表示,解放军的“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绝不是空喊口号,只要需要,他们就能从阅兵场直接奔赴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