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首在“防”字,以科学防控筑牢丰收防线。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夏季高温干旱、台风暴雨交替出现,给秋粮生长带来不确定性;水稻“两迁”害虫、玉米大斑病、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也存在多发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各地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将防灾减灾关口前移。一方面,强化监测预警“千里眼”作用,依托气象监测站、病虫害测报点,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墒情、苗情、虫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控指南,让农户“早知晓、早准备、早应对”。另一方面,推广绿色防控“组合拳”,在东北玉米主产区,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生物防治技术;在南方水稻产区,应用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守护秋粮生产安全,也呵护生态环境。同时,提前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检修灌溉设备,确保在干旱时能“引水润田”,在洪涝时可“排水防涝”,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生产基地厂长武秀江介绍,因看重广西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和持续对外开放的营商环境,该集团选择赴南宁投资建厂。在今年年初,该基地打造的智慧工厂一期项目的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二期项目的两条高速全自动化生产线也已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自2024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为57个国家100余名学员提供人工智能技术与治理培训,主办金砖国家人工智能高级别论坛,发布《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展望报告》等多份重要研究成果,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了“金砖智慧”。
“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澳角村坐落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南部,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0公里,被誉为“行走在大海上的村庄”。澳角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靠海吃海,澳角村做足“海”文章。
第一,“稳”的基础不断夯实。一方面是保值增值稳,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68.8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9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14.2万亿元,增长到18.3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7.3%和6.5%。另一方面是经营效益稳,“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利润总额,预计比“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40%、50%,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持续改善,不少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深化改革创新,价值创造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城市数字化业务总经理贺铮表示:“当前正处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城运智能体不只是辅助,更是一个能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执行的超级助理。全国首个超大型城市运行管理智能体在武汉正式启用,具有里程碑式的示范意义——这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更为全球超大型城市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武汉方案’。未来信息化的系统、数据与平台都将汇聚智能体中,只需通过对话交互,它就能主动帮助我们处置各类事务。华为将与武汉一起,携手武汉云、软通智慧、睿呈时代、奥看等生态伙伴,共同推进更多城运智能体的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向深度智能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