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自2025年4月启动后,已有71家海内外网络成员单位申请加入,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产业生态合作格局,将为金砖国家数字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激增29.5%。其中,雅迪、爱玛、台铃品牌份额占据中国电动两轮车内销(量)超50%,市占率分别为26.3%、20.0%、12.6%,其次为九号、绿源、金箭、新日等。
截至2025年2月14日,全省71个急救中心已全面建成无障碍呼救功能系统,其中33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调度系统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发送的报警信息;38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电话移动终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机短信发送的报警信息。2月21日,福建省检察院、省卫生健康委、省残联在省急救中心举办“沟通无障碍,急救零距离”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启动仪式,打通16万余名听力、言语残疾人120无障碍呼救通道,切实满足特定群体医疗急救无障碍呼救需求。
“经过我们不懈努力,过去开木质渔船的,现在开钢质渔船;过去只能在近海捕捞的,现在可以远海捕捞。”林华忠表示,如今,澳角村立足“内山外海”资源优势,打响“天涯澳角”旅游品牌,完善大厝酒店、“渔获满舱”馆等旅游配套设施,发展渔家乐、海上体验游项目,带动村民吃上旅游饭、赚上电商钱。
乌鲁木齐不缺国际和地区航线。2024年,乌鲁木齐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其中,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与高加索地区三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全部通航,通航中亚航点数量为国内十大枢纽机场之首。
产品“对味”是出海之根本。沈瑜举例道,欧洲人偏好休闲运动骑行、东南亚国家路况复杂、非洲国家载货需求多,为此雅迪在海外设研发中心推进定制化研发,推出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产品。台铃、伊曼诺等企业也紧跟需求,不断研发更新储能电池,让产品更贴合出口国家的用车场景。多个锡山区电动车企业在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加速实现本地化、定制化生产。
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有了大幅提升,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