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是两场世界大战后到21世纪初。一战后,德国有非常强的文化交流环境,民族主义的失败推动对东亚和亚洲哲学的研究发展,雅斯贝斯、布莱希特、黑塞等人对道家思想等很有兴趣,发表了出色的文学作品。尽管如此,西方人浓厚的优越感还没灭掉:纳粹主义将民族主义思想推向了最大的灾难。
在2024年高等级获奖成果中,项目名称中直接提到“应用”的有34项,占比54%,显示半数以上的项目将实现成果转化应用作为主要目标,奖项类别分别主要集中于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两大类。领域分布上,除三大先导产业之外,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波动升值走势下,人民币汇率再创阶段新高。8月25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数据,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调升160个基点至7.1161元,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同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升值,盘中一度收复7.15关口,均创下近一个月以来升值高点。
我们要从教育系统,突破未来50年的交流。另一方面,我有点担心以后很多中国的年轻人,觉得自己的国家发展得很好,就不走出去了。这是个很明显的限制,会看不到欧洲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所以一定要加强这种交流。
在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北京商报记者跟随“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采访团走进白塔寺、钟楼、先农坛。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一系列以文化地标建筑IP为核心的文创产品正悄然“出圈”——白塔寺妙应白塔玩偶、钟楼的钟鸣福至立体冰箱贴、先农坛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古老文化建筑正通过创意设计焕发青春活力。这些新业态不仅激活了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并以更轻盈、更时尚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北京文化的新故事。
亚洲的文化、贸易脉络很强,比如丝绸、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来到威尼斯等当时欧洲的重要枢纽城市。威尼斯和汉萨同盟也有联系,很多货品从当地进入德国。我认为,丝绸之路和汉萨同盟同为陆路交流,要多了解、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这不仅连接了中德,也是中欧间的文化教育。
澎湃新闻:您从1992年起生活在中国,1998年来到上海,负责中德、日德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之前您出版了几本有关中国美食文化和思想、中国民族感觉、丝绸之路和欧洲关系的书。您什么时候对汉学和亚洲产生兴趣,是否有什么契机?您如何看待工作中和中国相关的部分,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