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业态投资加快释放。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介绍,上半年,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吉林省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9个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智能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从活动实施效果看,在政策与创新的共振下,实现了内需提振与环境优化的多重受益。一方面,内需引擎巩固。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大宗消费显著增长,形成消费升级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国际枢纽逐渐成型。离境退税商店超千家、多语种服务等“软基建”建设,使中国从“世界工厂”蜕变为全球消费要素配置的“超级接口”。“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此外,推动产业生态重构。首发经济推动国货与国际品牌双向流通,既成为国际精品的试金石,又充当本土创新的孵化器,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深度共鸣。
“我们充分挖掘先农坛与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将古建筑与农耕文化元素融合,推出了藻井冰箱贴等300多款文创产品。”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一年以来,这些产品销量达51万件,为文化价值的传播增添了助力。
墨墨的经历并非孤例,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有许多类似吐槽:有时“餐厅友好”变为“户外限定”,有时“景区友好”却遭“区域隔离”,部分商家在开业初期以“宠物友好”标签引流,一旦客流稳定就逐步收紧政策,甚至不再允许宠物进入……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携宠出行的体验感大打折扣。
侗族大歌婉转悠扬,木构鼓楼高高矗立,贵州侗寨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相融合,为游客呈现文旅大戏;千米长街灯火如昼,AR古塔画卷光影流转,陕西西安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向游客展示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过程中,文旅融合释放新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介绍,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定期调度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蒋毅说。
不久前,一位网友在网络上分享了打宠物专车的经历:原先,他在小程序上预约了一辆宠物专车,上车后却被告知大型犬不能乘坐,遭到拒载。“小程序的预约选项里并没有填写宠物数量和大小的入口,司机对犬只品种也认识不足。这明明是平台的疏忽,却要消费者承担后果。”这位网友无奈地说。
文章介绍,近年漠河出现35℃高温天气,并不算特别罕见,2024年7月3日最高气温也达到36.1℃,最高气温历史极值为39.3℃,出现在201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