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平方米,两室一厅,室内有卫生间,上下水、电采暖配套设施齐全,还抗震,住着很安心。”今年61岁的热合曼一直生活在农村,对现在的住房条件很满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阅兵场上的铁流滚滚,就是抗战精神的传承。”顺利完成了本次任务,丁辉不敢松懈,“我时刻准备着,还想把经验、技能传授给更多战友,还想驾驶代表着我国国防建设最先进水平的新型坦克,再一次驶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辽宁沈阳,九一八事变发生地。98岁的抗战老兵孟昭身,早早地穿戴整齐,等待电视直播。“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听着总书记的讲话,孟昭身颤抖着起身、凑近电视:“我要替牺牲的战友们好好看看,现在的中国没人敢欺负了”;
1941年,张坪被调到延安枣园的中央情报部第三室。1943年,他加入骑兵旅。他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摘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当英雄,就要每次战斗都准备牺牲自己,为了党和人民,牺牲是光荣的!”
这是腾冲刘家皮影第六代传承人刘朝侃创作的4D皮影戏《腾冲往事》。腾冲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传承近七百年。
器械不精,不可言兵。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能打胜仗”的重要基础。2015年“9·3”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受阅方队首次按照作战体系编组。信息化、体系化的新时代军队在歌声中印证着“战必胜”的豪迈誓言。
展览着重从群众视角出发。“建立游击根据地单元”单元特别设置了群众支援展区,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物,生动展示了黑龙江地区游击根据地的建设,以及群众对东北抗日武装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生动介绍了“东北抗联吕老妈妈”两个儿子和儿媳都为抗战而牺牲等模范的感人事迹。在“开展抗日游击战”单元中,主要展现了黑龙江作为最早践行抗日游击战术的地区之一。赵尚志、周保中等东北抗联将领在长期艰苦的对敌作战中,摸索并总结出丰富的战术理论和经验。他们通过机动灵活的伏击战、袭击战、破袭战和突围战,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为全国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援。
“那次地震发生在凌晨,幸亏安居房结实,我们一家人都安全。”8月20日,乌什县阿合雅镇尤喀克荒地村村民热合曼·阿不都热依木说起一年多前的那场大地震,言语里满是对安居房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