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高于1970年担任辽宁省海城县革委会政工组办事员;1978年任大连海运学院团委书记;1982年任辽宁省大连团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1985年任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副县长;1988年任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委常委、副区长(主持工作);1993年任辽宁省大连市副市长;1997年任辽宁省省长助理;1998年任辽宁省副省长;2003年任辽宁省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8年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基层调解常有危急时刻。2017年,宏丰村村民与邻镇村民因自来水截流引发矛盾,张建东赶到现场后,高举法律条文喊话:“动手解决不了问题,谁伤人谁坐牢。”他承诺3天内给出说法,最终促成双方签订用水协议,避免了流血事件。2015年,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中,他为保护当事人,被热水烫伤手臂,却忍着疼痛继续调解,直到凌晨达成协议。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质工作者心系民族存亡,毅然投身全民族抗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探寻重要矿产资源,助力军工民需,支撑持久抗战,生动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
如今,1937年7月28日下午2点30分,佟麟阁牺牲的时刻被永恒地凝固在佟麟阁路北口铜质怀表雕塑上。停摆的指针,如同历史的坐标,成为缅怀英雄的时间刻痕。怀表旁,一座书页形状的铜质雕塑上,书写着佟麟阁坚持抗战的事迹。
从佟麟阁路搭乘7路公交车,一路北行,街景如画,转眼便抵达赵登禹路。沿街由北向南走,一组浮雕映入眼帘。浮雕记录着赵登禹将军一生的重要时刻:从投身北伐,到率部抗日。在喜峰口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29军一部在赵登禹等将领的指挥下,以红缨大刀夜袭日军,最终夺回喜峰口阵地。根据大刀队英雄事迹谱写的歌曲《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1937年七七事变,赵登禹在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9岁。浮雕上那句“为国家扶正气”,简短有力,却重若千钧。
伟大胜利昭示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唤起了全民族空前的觉醒与团结。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这份在苦难中淬炼而成的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至今依然激励着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流。
运力调配更精准。为匹配开学后激增的通勤、通学客流,轨道交通在运力调配上下足功夫。在开学重点日期间,不仅延长早晚高峰保障时间、加密发车间隔,还在各线路车辆基地储备充足备车与司机,随时待命上线;同时密切监测客流变化,遇大客流车站时,灵活采取加开临客、延长高峰运力投放时长等措施,动态缓解客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