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在省纪委监委示范带动下,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遵义市纪委监委以季度为周期,定期对全市15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已办结案件开展质量评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对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标准,细化8大项120余小项评查标准,明确具体问题的认定情形和尺度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整改。凯里市纪委监委从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等6个方面列出31项评查清单,采取日常自查、交叉评查、全面评查、集中评查工作模式,对案件办理质量实行动态监管。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主旨发言、主编论坛及相关平行论坛环节。来自全国各地20余所大学的6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期刊的主编围绕“技术赋能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改革”“‘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与人才培养”“翻译与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调适”“翻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两岸同胞通过海峡论坛这个交流平台叙亲情、谋发展、话融合,结下了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累累硕果,书写了一个个“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故事。
如深圳近期提出,培育打造一批全市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开展夜间延时服务;上海提出,优化集市夜市,发展设摊经济,打造不同特色的夜间消费集聚区和特色市集;
李瀚明进一步分析,西安接近中国的几何中心,这样的地理位置飞国内任何地方都很便利。加上西安产业发达,又是旅游胜地,这些因素让西安国内客流常年处于高位,间接影响了打造国际枢纽的必要性。此外,也是因为接近国内几何中心,西安无论哪个方向的洲际航线,都得使用宽体机。二线枢纽用宽体机飞国际线,往往存在客流不足、上座率不高的情况。
2025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首趟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的开行,为深化中国与中亚互联互通、促进人文交流开辟了新渠道;为中哈两国深度合作按下“加速键”,将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拉动消费,为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活力,推动中国与中亚在交通、贸易、文化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西安成功主持召开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迈入了新时代,双方合作持续走深走实,为地区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在中国—中亚友谊林种下6棵石榴树。如今,这6棵象征友谊的幼苗已是繁花满枝、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