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仙来保亭》《招龙嬉水》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吸引了不少游客。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现场瞬间变为欢乐的海洋。
随着时代发展,恭城县的瑶族婚俗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八抬大轿到自行车迎亲,再到现在的轿车接亲,迎亲方式的变迁折射出瑶族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更值得一提的是“低彩礼”“零彩礼”等新风正在形成。“男方不给彩礼,我们女方不陪嫁妆,小两口以后在娘家、婆家生活都可以,生的孩子一个随爸姓一个随妈姓。”来自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的杨先生说。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不可复制的珍贵阶段,新旅程伊始,学校还特别为新生准备了“写给未来的一封信”活动,不少同学提笔写下自己的期冀,将信件投入“时光邮筒”。
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扬实干精神。抗战岁月“一把镢头一支枪”开垦出“陕北江南”,改革开放时期“三天一层楼”彰显“深圳速度”,新时代“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切成就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真刀真枪地干,我们就能创造实打实的新业绩,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在推动县域红色资源保护的同时,宝应县院协同县文旅局、教育局、档案馆、博物馆、党史馆等多家单位,建立新四军抗战文物保护和传承利用长效协作机制。县教育局将县域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纳入全县60所中小学思政教育课程,县文旅局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打造荷荡古镇红色之旅、红色追寻之旅等2条红色旅游专线,目前累计参观人数超5万人次。
据介绍,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二期已经竣工,这座拥有3300多处抗联遗迹的“红色地标”,将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据介绍,“斯诺国际学者”项目每年将选择1至2名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海外学术界、媒体界专业人士,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驻地平台,从事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传播活动。“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依托国内外国际友人研究机构,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国际友人开展深入研究和展示传播。“新时代斯诺”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每年设定特定主题,组织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和专业人士来华采访交流,培养知华友华的新时代斯诺和传播力量。
“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鉴往知来、催人奋进。如不灭的火炬,如高扬的旗帜,伟大抗战精神照耀着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始终是我们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