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所职业院校的教师颇为感慨:“我们开了多个订单班,针对企业需求培养技能人才。可合作单位都是东部的新能源企业和知名电商,本地的一家也没有。可想而知,学生都跟着‘订单’流走了。是他们不想待在家乡吗?不是。还是产业环境没跟上。”
帮扶成效:通过帮扶,该企业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与进口产品限制,实现了完全自主国产化替代。2021年至今,该企业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一是建设高水平文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文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体,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研发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二是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企业探索“科技+IP”模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博、沉浸体验空间等新业态新场景,积极开发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三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使之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江川县,坐落于抚仙湖南岸约5公里处。经科研团队采用多种先进方法开展交叉测年和数据检验后,确定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约为距今36万至25万年。
生态保护惠及民生。“2021至2024年,我们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136.8亿元,226.22万名农牧民享受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累计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1.47亿元,10.3万名群众专兼职从事公益林管护工作;全区年均提供生态岗位44万余个。”王君正说。
当贫穷成为当地群众新的“敌人”,团结一心的力量再次迸发。为解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不足等问题,陈恩炎所在的仙鹅寺村,经多方支持、村民自筹,建起500多亩的现代化果园。放眼华容,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芥菜种植、鱼虾养殖等产业加快发展,皱皮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打出口碑。产业振兴如火如荼,如今华容的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430亿元,带动超20万人就业。
据介绍,茅台自2001年启动有机高粱基地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超18亿元,构建起“一证、一图、一地、一库、一网”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从种植到收购的全程可追溯。目前,茅台有机高粱基地覆盖贵州仁怀、习水等5县(市、区),常年种植面积超60万亩,带动全国10余省份推广种植超3000万亩,创造农业总产值750亿元,惠及农户850万人次,累计助农增收超100亿元。
“以前一谈起西部,脑子里要么是‘大漠孤烟直’,要么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总觉得跟自己学的渔业扯不上关系。直到去了一趟青海,才发现:这误解可大喽!”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硕士生李亦非是个人高马大的山东小伙儿,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那次踏“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