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8月10日电(记者 许聃)巴丽娜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两岁半便和父母来到了天津,从幼儿园到硕士,巴丽娜在天津度过了25年的学习生活时光。巴丽娜一直称自己是”天津闺女”,对于即将在天津举办的上合峰会,她表示,如今完成“翻新”的天津更漂亮了,自己从小溜到大的海河两岸也已经完成了灯光的升级改造,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到天津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服务业的消费热潮,从立夏一路穿越至立秋。在多平台良性竞争新格局下,多品类、多线城市、多层级品牌和商家再迎交易新高,骑手就业与收入持续双增长。
而中国的网友,不论走到国内的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一张张洋面孔。于是,他们在网上的留言,幽默中透着愉悦:“这哪里是出去旅游,这是在搞全球联欢!”
从耳钉耳环、手镯项链等饰品,到水杯水瓶、抱枕扇子等日用品;从“吧唧”挂链、立牌小卡等配件,到铅笔信纸、笔记本鼠标垫等学习用品……多年以来,安阳学院美术学院依托当地独特且丰富的甲骨文研究资源,致力于从事“甲骨文文创”这一课题的研究,结出了上千种独具风格的“文创果实”。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3日以“打击普京的战争机器”为由宣布50项新制裁,对象包括5家中国实体。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当天回应说,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恶劣行径,反而罗织罪名制裁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虚伪嘴脸。中方敦促英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关文斌(Kwan Man Bun),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历史系教授。近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著作《亦官亦商——明清天津的盐商与社会》。1999年,本书初版以《文明初曙:近代天津盐商与社会》为名,由南开大学张荣明先生翻译,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英文版The Salt Merchants of Tianjin: State-Making and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此次最新的中文译本则是在1999年版基础上做了系统修订之后的再版。
长芦盐商的历史,从来就不是单线条的“受压迫史”。相反,正如关文斌所指出,清政府与盐商之间既有掠夺性的剥削关系,也存在庇护性与合作性的互利关系。这一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清承明制的原始积累“掠夺期”。新朝伊始,清廷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盐务经营管理制度,即“包税制”:商人预缴盐税行盐后,获得世袭购买、运输和销售食盐的专营权。此外,初创的清廷更以附加税、纳贡、摊派等形式进行额外税收,缓解迫切的财政需要。商人处于被动应对状态(49、54-56页)。盛清的休养生息期。三藩之乱平定后,康雍乾盛世开始。此时,国家与长芦盐商的关系进入蓬勃发展期。廷清为了维系财政稳定,开始提供“发商生息”、税收减免等“恩典性”财政安排以及户部盐课奏销程序修订等制度性改善,为长芦盐商的发展带来一些机会。此时,商人以“捐输报销”等方式予以回报,甚或是通过行贿来影响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活动多数事半功倍(57-62页)。晚清再次进入掠夺期:道光以后,清廷面对财政危机和外患压力,恢复甚至加剧了对盐商的经济压榨。首先,1810年代铜钱与银两兑换问题使得盐商难以为继。而为了支付河工海防等工程,国家亦不断增加盐价,所收钱文悉数随盐课上缴国库。而太平军和捻军等活动,更对盐斤运销带来毁灭性打击。为应对这些变化,长芦盐商通过走私、行贿等方法在夹缝中求生存(67-71页)。
商场里,年轻人围在潮玩柜台前挑选盲盒;写字楼旁的疗愈馆内,上班族正体验着芳香SPA;社交平台上,玩家们分享着金属玩具的改装心得。这些看似分散的消费现象,实则指向同一个趋势——情绪消费正在成为市场增长的新引擎。据《经济日报》报道:从泡泡玛特的潮玩热销,到老铺黄金的文化赋能,再到疗愈服务的兴起,情绪价值正从消费市场的边缘走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