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展重磅推出四大新举,构建更开放、互动、可持续的青年艺术生态,其中包括首次携手申通地铁,打造上海4号线艺术环线专列(延安西路站首发);推出创作现场真人秀,首次策划“YoungV短视频计划”,邀请参展青年艺术家们自拍,真实记录创作过程中的幕后细节;以声音赋能艺术对话,在海粟文化广场中庭广场特别设置主题录音棚,邀请文化艺术界的重磅嘉宾分享见解;在评选机制方面,既组建了艺术界专家评审团,也计划在展览开幕后与开展网络投票,让广大观众参与评选。
此外,中国与新加坡两地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的形式,对国际数字合作,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数据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考。学者们围绕中新(重庆)跨境数据传输和应用场景、车企合作数据合规与创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场景、企业数字化认证合作机会等方向展开讨论,为企业在数据跨境领域的实践拓宽思路。(完)
唐俐捷至今清晰记得初到英吉沙的第一个中秋。戈壁滩的夜风已带寒意,团县委的干部推门进来,第一件事便是伸手摸他们的被褥:“够不够厚?暖不暖和?”
从昆明到香港,从热爱美术到成为华服设计师,余婳以针线为笔,以布料为卷,用二十余载的坚守,编织着“华服梦”,在一言一行中联结滇港情。
“我们这里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三江平原腹地,水网密布,湿地广阔,给了鸟儿们安全的歇脚地。我们通过规模化的树种栽植、建立人工鸟巢等方式,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东方白鹳、天鹅这些珍稀鸟类都来得更多了。我们周边广阔的农田收割后,散落的稻谷、玉米也是丰富的食物补充,能让候鸟们吃饱了再上路,有力气完成接下来的漫长迁徙。”李昕怡说。
论坛还举行了2025中新信息通信示范项目授牌仪式,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和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共同为1个标志性项目和7个示范项目进行授牌。据介绍,授牌项目集中体现了中新合作“创新”与“智能”特点,为行业创新发展树立新标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严的基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制度,将作风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为其注入永恒动力,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星)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当日,2025年省直机关“慈善一日捐”活动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省长叶建春,省政协主席宋福龙等省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为慈善事业献上一份爱心,引导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