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8月29日电 (吴冠标)28日,“情牵两岸爱在海沧”海沧区2025年厦金青年七夕交流活动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一百多名青年男女相聚厦门,共赴一场跨越海峡的浪漫之约。
“百闻不如一见!”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优强企业赴黔投资考察活动上,类似的成果吸引着前来投资考察企业,中科光芯片半导体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邹耀星感慨,“对投资落地贵州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这次交流平台十分难得,既能了解当地的项目政策,也能认识新侨商,促进彼此交流。”山东省侨商联合会会长吴立春表示,他此前已在教育、投资、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与多家华商企业开展合作,目前深耕智能智造领域,下一步,计划就职业教育人工智能方向与相关企业深入开展人才交流合作。
卢金强调,加强成员国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同样重要。他提到,应当推动成员国之间科研和教育方面的联系不断加强,同时重视专家层面的交流,以便为上合组织的长远发展积累更多智慧和经验。
当天,两岸青年走访厦门海沧的青礁慈济祖宫、开台文化公园,了解闽台青草药文化与颜思齐带领闽南民众拓垦台湾的故事,并通过“闽台童谣大作战”等互动游戏增进交流。
安吉馆能迅速“圈粉”并持续引流,不仅得益于其所在的安吉县——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的优良生态基底,更与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浙江自然博物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使命高度契合。
改变,始于采煤深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落地。2018年项目团队流转租赁当地巴图塔村7.1万亩采煤深陷区土地,优先对其中4.2万亩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翻整沉陷土地、播撒适生草种、培育乡土植被……待植被扎稳根基,再在修复好的土地上铺设光伏板,让“生态修复”与“绿色发电”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