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组织300余场“好来、好玩、好购”活动;广西围绕“潮玩暑期 惠燃广西”主题,推出2000余项促消费活动;福建“全闽乐购”缤纷夏日消费季吸引全球旅客……近期各地加力推出促消费举措,助推暑期消费活力释放。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有了‘即买即退’,在中国购物更方便了!”在南京德基广场,意大利游客马里诺没出商场就拿到了近1000元的退税。“手机上点几下就能到账。”
王某供述,其通过境外加密通讯工具与他人联系接了代发快递的工作,对方通过加密软件向其发送需要打印的模板图片及收件人信息,王某按照对方要求打印材料,封装文件并交给快递发件。多名被害人收到快递包裹,根据里面的退费公告添加电诈分子QQ,后被以各种套路诈骗70万余元。
央视网消息:暑假期间,全国多地博物馆都推出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展览。江苏常熟博物馆近期推出了大型特展“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成为当地暑期热门展览,日均参观游客约5000人,最多的一天迎来了近12000位观众。这个特展都有哪些珍品?我们一起去看看。
除了高温,“速成”的压力也让许多学生倍感焦虑。“暑假时间有限,想在开学前拿到驾照,就得抓紧时间练习,压力挺大的。练车的时候总是害怕出错,难免会有点紧张焦虑。”广东医科大学学生梁诗琪说。为了能尽快通过考试,自觉时间紧张的大学生们往往需要频繁地去驾校练习,甚至牺牲掉自己的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长芦盐商的历史,从来就不是单线条的“受压迫史”。相反,正如关文斌所指出,清政府与盐商之间既有掠夺性的剥削关系,也存在庇护性与合作性的互利关系。这一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清承明制的原始积累“掠夺期”。新朝伊始,清廷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盐务经营管理制度,即“包税制”:商人预缴盐税行盐后,获得世袭购买、运输和销售食盐的专营权。此外,初创的清廷更以附加税、纳贡、摊派等形式进行额外税收,缓解迫切的财政需要。商人处于被动应对状态(49、54-56页)。盛清的休养生息期。三藩之乱平定后,康雍乾盛世开始。此时,国家与长芦盐商的关系进入蓬勃发展期。廷清为了维系财政稳定,开始提供“发商生息”、税收减免等“恩典性”财政安排以及户部盐课奏销程序修订等制度性改善,为长芦盐商的发展带来一些机会。此时,商人以“捐输报销”等方式予以回报,甚或是通过行贿来影响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活动多数事半功倍(57-62页)。晚清再次进入掠夺期:道光以后,清廷面对财政危机和外患压力,恢复甚至加剧了对盐商的经济压榨。首先,1810年代铜钱与银两兑换问题使得盐商难以为继。而为了支付河工海防等工程,国家亦不断增加盐价,所收钱文悉数随盐课上缴国库。而太平军和捻军等活动,更对盐斤运销带来毁灭性打击。为应对这些变化,长芦盐商通过走私、行贿等方法在夹缝中求生存(67-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