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两场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分别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是习主席讲话的鲜明主题。
疏通堵点,找准“小切口”。以推动企业跨区域迁移和经营便利化为例,如今,安徽实行企业省内迁移“一键直达”;京津冀三地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快速办理;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等10个省市开展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集中攻关试点,正加快建设企业跨省迁移登记数据传输系统……把好事办好办实,才能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怎样来改变“春天一片树,秋天一捆柴”“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植树老地方”的现状?柯柯牙第一代造林人凭着坚定信念,顶着缺资金、缺技术的巨大压力,在短短4个月修建了一条长16.8公里的防渗干渠,并经过反复尝试,探索出一套先进的压碱排碱方法,让柯柯牙土地盐碱含量从最高的9.87%降到了0.8%。
2025年是世贸组织成立30周年。30年来,世贸组织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开放、稳定和可预期的制度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增长。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个别国家滥用关税措施,严重破坏全球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习近平指出,中巴两国是患难之交、兄弟之交,更是信义之交、道义之交,铁杆友谊历久弥坚,这是在历史的重重考验中锻造出来的。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强有力的中巴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双方要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示范。
从城市发展条件看,城市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必然会对城市发展目标、形态、动能等产生约束和引导。当前,我国19个城市群承载了全国75%左右的人口,贡献了8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为此,我们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过去城市增量扩张过程中形成的从地方债务管理到财政金融举措等政策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上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城镇人口增长将逐步转向平台期,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培育、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这也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而助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