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天地之间:古地图中的中国故事》一书出版,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兴趣:古代负责绘制地图的是谁?神秘的《禹迹图》,藏着哪些知识?
加德满都8月21日电 (记者 崔楠)尼泊尔侨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20日在加德满都举行,70余名旅尼侨胞代表与会。
要想办法激活大学生科普实践场域。截至2024年,全国科技馆及科技类博物馆已达1779个。高校可充分盘活校内外科技馆、重点实验室等空间,设立大学生科普讲解员岗位,支持组建科普社团,通过主题沙龙、实验展演等形式凝聚科普力量,定期邀请院士、青年科研人员分享科研经历,从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中萃取科学精神养分,将科学文化融入课堂内外、校园角落,营造“处处有科普、时时可探究”的浓厚氛围,既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科普能力,也让科学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看,这种短须裂腹鱼又上来了,体长29.44厘米!”在电站中控室,运行专工罗今指着屏幕上的水下监控画面介绍。画面里,金沙江特有鱼类正通过2公里多的“生态走廊”逆流而上——这是巴塘水电站为鱼类洄游专门打造的“生命通道”。
“晋江是纺织鞋服产业的重要集群地,既诞生了一批中国头部品牌,还聚集着大量潜力十足的中腰部企业。”POP设界副总裁殷瑞翔介绍,通过集结多种业态,如今各类时尚秀、设计师交流活动在创新中心频繁举办,AI前沿技术、优质设计师与成长型品牌在这里碰撞融合,推动着纺织鞋服产业中腰部群体发展。
构建朋辈引领体系,点燃中小学生科学火种。孩子是科学热情培育的关键群体,而大学生与其代际距离更近,更容易搭建信任桥梁。各地应进一步推动大中小科普一体化,支持高校建立“大学生科普导师团”,定期组织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推动“大手拉小手”科创结对,通过“实验室搬进校园”“科学情景剧展演”等“边玩边学”的模式,让中小学生直观感受科学的趣味性。鼓励大学生带领中小学生参与科创比赛,在共同攻关中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与探索欲,通过代际传递激发孩子的科学热情,为科技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走进位于海南万宁兴隆华侨农场的小洋侨旅游度假区,覆满热带绿植的山峦与粼粼湖面交相辉映,一片绿莹莹的湖光山色映入眼帘。园区的咖啡工坊里,黑白相间的繁复花砖和木制墙裙营造出南洋风情,闲坐其间,细品罗布斯塔咖啡豆的醇厚味道,仿若窥见华侨生活的一角。
“今年在全国范围内置换并在重庆辖区内的汽车销售企业买新车,就有资格抢券。”提及补贴对象,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外地消费者也有申领汽车置换补贴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