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议结果,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获准在能源、制造业、化学、建筑、交通、采矿、冶金、农业等16个专业领域开展相关审定、核查和认证工作,成为当前全球获得专业领域资质最多的指定经营实体。这一重要资质的获得,充分体现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审定与核查领域的卓越专业能力和深厚技术底蕴, 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对不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不严格审核报考条件、甚至伪造报名资格、伪造试卷、编造虚假资料、不考试就发证、滥发倒卖证书等行为,应取消评价结果、宣布证书作废、撤销上传证书数据,追回相应补贴资金,对相关评价机构给予限期整改、移出职业技能评价机构目录等处理;
有关单位开展的评价活动所发证书或在商业宣传时假借行政机关名义、违规使用国徽和行政机关标志、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职业资格”“人员资格”“职业技能鉴定”“包过”“保过”等字样的,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实地参访的震撼远超书本。”来自澳门的历史教师刘志生不时用手机记录看到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他说会把这些放进课堂里,也会找机会组织澳门学生来内地研学,让孩子们实地感受家国情怀。
倘若说长城是“和合共生”的空间见证,那么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则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再现。这座凝聚了江南园林之秀与塞北草原之阔的皇家园林,外八庙环绕四周,普陀宗乘之庙仿拉萨布达拉宫,普宁寺融汉藏建筑风格,安远庙复刻伊犁固尔扎庙。一砖一瓦间,藏着“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治理之道。历史上,康熙、乾隆在此接待漠北蒙古王公、西藏宗教领袖、新疆部落首领,用一场宴会、一次朝觐、一曲歌舞,化解隔阂、凝聚共识。“王者不欺四海,仁者不遗小国”的胸襟,让不同民族在共同的仪式中感知认同,在相互的尊重中增进理解。如今,避暑山庄的晨钟暮鼓里,依然能读出超越时空的启示:文明的生命力,排他则衰,包容则兴;国家的凝聚力,强求一律则散,和而不同则聚。
“中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世界第一。在欧洲,想看这么多生态系统要跑好几个国家,在中国一个省就能实现。”瑞士游客卢卡斯拿着自己的“生态打卡地图”说。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指出,入境游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正快速爆发,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恰好精准对接了他们的期待。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天石:大大提升了我们公司在中国以及在全球的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去服务于我们全球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