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以下简称“柯柯牙工程”),接续实施过程中,这项工程成为全国荒漠绿化、“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典范,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柯柯牙工程建设者群体,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声明》凝聚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识,总体立场上,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和原则的贸易限制措施,呼吁各方开展对话与合作,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应对挑战上,重申推进世贸组织改革的重要性,要求争端解决机制恢复正常运转,强调供应链开放、包容、韧性和稳定的重要性,并鼓励就此继续开展工作。展望未来上,重申发展的重要性,支持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好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支持白俄罗斯、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尽快加入世贸组织,期待2026年召开的第14届部长级会议(MC14)取得务实成果。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在要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城市发展理念决定着城市发展成效。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过去一段时间,有的地方城市工作存在“重物轻人”倾向,比如一些城市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但居民上学、看病、养老难,群众生活不方便。应当看到,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人是主角、是核心,关键就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不能“见物不见人”,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城市公共投资要从物质形态转向聚焦服务形态和福利形态,更加注重“投资于人”。要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民生福祉,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协同发展,下好“一盘棋”。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破”与“立”。“破”,是在市场监管领域,通过统一执法标准、统一监管队伍、统一追溯体系等,有效破除地区分割;“立”,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研发在飞地、制造在本地”等有益尝试,让资源要素充分流动。这样的破立并举,值得借鉴参考。
要积极促进各民族“三交”,继承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好党的民族工作光荣传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营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贡献的新理念,是对现行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完善,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孟加拉国《新时代报》记者拉哈曼(Tanzil Rahaman)说,此次来到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他特别关注经济发展和地区问题方面的议题。他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都是朋友和伙伴,要尊重彼此差异,保持战略沟通,凝聚集体共识,加强团结协作。
《吃马铃薯的人》 (The Potato Eaters, 1885) ,镇馆之宝之一,是其早期风格的巅峰之作。一系列自画像,记录了他实验不同风格的过程。《向日葵》 (Sunflowers, 1889) ,馆藏的是其著名的黄色背景版本。《黄房子》 (The Yellow House, 1888),以及《卧室》 (The Bedroom, 1888) 为此主题创作的三个版本之一。另一大镇馆之宝《杏花》 (Almond Blossom, 1890) ,是为庆祝其侄子出生而作,充满希望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