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为推进人才供需适配改革,学科专业目录已经从10年前每10年修订一次,到现在每年更新发布急需学科专业清单,并适时发布微专业、微学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两年多,学科专业点调整比例超过20%。推进实施本科教育改革试点计划,在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等9个基础学科领域出版系列核心教材。在职业教育方面,实施“新双高”改革,大力推动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充分融合人才成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除了英、法承认巴勒斯坦国,西班牙、比利时日前先后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文化抵制,包括反对其参加欧洲歌唱大赛、取消艺术演出。欧盟还提交了对以色列的制裁提案,涉及制裁人员、暂停贸易优惠,但各成员国尚未就此达成一致。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洛阳9月23日电(记者 谢艺观)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有一枚“定海神针”守护黄河安澜。
9月21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的“见证优质睡眠的力量”2025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学科带头人与国际学者齐聚一堂,一系列失眠治疗的新数据、新方法、新举措发布,旨在促进国民睡眠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新格局。
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长不同,不同年龄段也各有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老年人则需要6—7小时。《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至7.18小时,平均入睡时间为晚上11点15分,仅有39.1%的人能在晚上11点前入睡,而且年龄越小,入睡时间往往越晚。
唐志强举了一个例子:过去民间流行在秋分时送秋牛图,也就是“送秋牛”,纸上印着全年农历节气、耕作时令与农夫耕田图样,实际上是提醒人们不误农时。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优质睡眠”的理解正不断深化:它不仅关乎夜间休息的质量,更直接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和生活体验;失眠治疗目标已从单纯追求“睡得着”,转向“睡得好+白天精神好”。“我们一直在为患者寻找同时改善夜间睡眠和日间功能、又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抗失眠药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薛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