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主办、云南大学承办,于7月15日至28日,在中国开展参访交流活动,增进德国青少年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并于10月4日在德国埃森音乐厅举办中欧建交50周年青少年合唱音乐会暨访华汇报演出等系列活动,推动中欧、中德人文交流。
三是提升数智化侦查能力。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力汇聚多警种资源优势,提升多维数据合成研判作战能力;同时,健全完善跨省(区)打击协作机制,进一步织密区域联合作战网络,确保参战单位即时响应、迅速合成、协同作战,不断提升多地联动打击震慑效果。
马鞍山村的转变,是吉林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吉林官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城乡景区化”战略,推动乡村从“卖资源”向“兴文旅”跃升,打造东北领先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完)
二是突出“针对性”,为残疾人提供更贴心的就业服务。依托4400余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8900余家零工市场,为残疾人提供“就在身边”的服务。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一对一”就业援助方案,针对性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措施。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集中为残疾人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同时,将残疾人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的重点服务对象,聚焦重点时间段,为农村残疾人、残疾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集中帮扶。
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后表示,(中国-东盟)双方确认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磋商,一致同意提交今年10月举行的领导人会议核可并签署,明确发出了我们要继续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继续打造高水平区域自贸网络的清晰信号。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吕宁介绍,今年上半年,国家移民局积极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不断丰富免签安排,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一是优化实施过境免签政策。新增印度尼西亚为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将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个。二是创新推出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便利东盟国家旅游团自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口岸、磨憨铁路口岸、磨憨公路口岸团进团出,免办签证入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停留不超过6天。三是稳步扩大互免、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积极配合外交部推进中外互免签证协定商谈,不断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与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阿塞拜疆签订全面互免签证协定,新增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沙特、阿曼、巴林、科威特等9国单方面免签。此外,还持续提供口岸签证便利,为持普通护照有急需来华事由或因人道原因,来不及在驻外使领馆办妥签证的外国人,依法依规办理口岸签证。今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签发口岸签证43万证次。
2023年,莎拉·隆巴迪首次来华,参观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向她展示了馆藏几件丁立人的拼贴作品——那是一套他在退休后自学而成、昆虫主题鲜明的拼贴系列。很快,在龚彦的引荐下,隆巴迪拜访了年过九旬的丁立人,在其工作室看到更多原作后,当场表达了希望在未来展览中展出其作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