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中轴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丰富的内涵,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城市脊梁,将在当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母亲从未放弃寻找我的哥哥姐姐。1953年,她找到了姐姐,遗憾的是两年后姐姐就因病离世。母亲也曾去往河北省平乡县一带寻找过我哥哥黄自威,但没有找到。”
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7.7万家,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3.6%,战略性产业集群稳中有进,“制造业当家”根基愈发牢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31:1,绘就城乡共富画卷……
56项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其中18个一等奖、38个二等奖。30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1个特等奖,14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97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个特等奖,26个一等奖、70个二等奖。8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其中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此外,还授予3位外籍专家(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苏磐石、卡罗拉·维努埃萨)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澎湃新闻:您提到过“Asiaropa”的概念,认为亚洲从欧洲学到很多,希望让欧洲通过“学习”亚洲,变得更好,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同理心。您如何评价中欧50年相互促进的过程?这种同理心是否改变了中欧对彼此的原有认知?
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有22篇论文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正刊或子刊上(正刊8篇、子刊14篇),占论文总数的1/4,凸显国际影响力。同时,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均展现出良好应用价值或潜在应用前景。例如,复旦大学鲁伯埙团队研究成果技术转让许可达3.7亿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团队研究工作有望实现植物生物学领域“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梦想,获中国发明专利,并申请国际专利。
刘智鹏:与历史结缘是因为小时候喜欢看历史连环画,慢慢就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家里也有那几本“奇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就对我们国家历史非常感兴趣。直到中学又往这个方向发展,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决定搞历史(研究)了。
从协同创新、基建联通到规则衔接、民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