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赤坎,抗战老战士徐师达与家人一同观看九三阅兵直播。97岁的徐师达1928年6月出生于广东化州,1945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他曾担任地下游击小组的交通员,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送信。抗战胜利后,担任湛江电影机械修配厂厂长等职务,为粤西地区电影放映事业贡献了青春与智慧。当铿锵有力的步伐声响彻云霄,当一支支威武雄壮、装备精良的现代化方队在荧屏中出现时,徐师达十分激动,他立即抬手敬礼,并饱含深情地说:“我感到,我们的祖国非常伟大!”
九三阅兵现场,一双双军靴见证“中国排面”,足音中回荡着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当年,我们以草鞋赴国难,寻找黎明的曙光;如今,步履所至,皆是山河无恙。
全国劳模赵占魁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生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劳动英雄。作为赵占魁的外孙女,孙艳今天也在阅兵现场观礼。“这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像爷爷这样的老一辈建设者。”孙艳激动地告诉记者。
1937年起,中国共产党从“新兵营”、延安及留苏归国干部中抽调130余人,分赴新疆行政、财政、文教等领域工作。“在新疆的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耿铎文说,他们立足岗位改良政治、革除积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极大地推进了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及经济社会发展,扩大了共产党在新疆的影响,播撒了革命火种。
在阅兵式现场的多位台湾同胞都告诉谭主,当现场提到“统一”时,周围观众的强烈情绪深深感染我,“我都感觉腰杆挺得更直,对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也更强了”。郭芸廷向谭主分享现场感受,大家挥舞国旗、自发鼓掌欢呼让我直观体会到,“民族复兴”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景。《中国时报》董事长王丰表示,“两岸同胞都将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视为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在场台胞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统一必胜、“台独”必亡。
回溯烽烟旧岁,倭夷无道,犯我边壤。卢沟晓月,惨被兵燹;金陵古都,横遭屠亡。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苍生涂炭,饿殍满乡。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怀,力挽狂澜,首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抗战而斥降,团结而拒裂,进步而抵退,与诸爱国党派,携手同骧,凝众志以成钢。杨靖宇林海餐雪,孤胆撑东北半壁;赵一曼铁窗沥血,遗书照巾帼肝肠;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诠释忠诚;八女投江临危不屈,怀抱信仰赴激流;谢晋元孤守四行,八百壮士铸城防;戴安澜远征缅北,铁血师旅护滇疆。冀中地道,藏神兵于九地;胶东布衣,寄壮志于一针。海内外赤子,或投笔从戎,马革裹尸亦无悔;或毁家纾难,倾囊相助不辞贫。崇山峻岭间,游击健儿出奇制胜;平原旷野上,英雄儿女浴血冲锋。十四载抗战,终驱虎豹;千万众同心,复我河山。洗百年之耻辱,振民族之精神,此功此德,彪炳青史,万古流芳。
全疆各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配套以及面积不落后、功能不落后、质量不落后、产业不落后的要求,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住上了安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