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湿地保护,到能源转型,再到盐碱地丰收,东营不断解锁着石油城市“绿色蝶变”的密码。发生在黄河入海口的变革,生动诠释了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与担当。(完)
“又是老朋友见面的日子,如今在这里能看到越来越多和我年龄相仿的面孔。”李誉捷近两年每年都会到摩博会“打卡”,他感觉今年摩博会首日虽然下着雨,但从展会规模、观展人数量上来看,都不逊色于往年。
“十四五”期间,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2021年,《“十四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印发,明确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重点强化铁路、公路、民航、水运、邮政等各领域战略骨干通道的互联互通功能,围绕畅通大循环,打造“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
在青年交流层面,刘燕玲对本届东博会吸引众多青年领袖参与的现象给予肯定。她介绍,当前新加坡全国青年理事会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已建立年度互访交流机制,两国多所高校也常态化开展深度合作。基于此,她建议未来进一步鼓励青年群体关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并为青年搭建人脉资源对接、合作空间拓展及技能培育的支持平台,让新中合作友谊代代相传。
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赛事通过“体育+”的模式,筹备自驾游活动、摄影大赛、黄河生态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公益助农助学等十项配套活动,深度融入黄河文化元素,促进了沿黄流域各地区文化的传播,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会侨商代表表示,此届东博会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开展系列经贸对接活动,为广大侨商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将与有关方面进一步沟通,争取合作项目早日落地。(完)
中国—东盟(马来西亚)企业家协会会长 林恒毅:从马来西亚国家的发展战略里面,绿色经济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有着许多的这种良好的技术和成熟的技术,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把这些成熟的技术带来发展中国家,让我们大家能够共享、共建和共创。
从每一度可追溯的绿电,到每一级梯次利用的冷能;从零碳园区的标准化服务,到全产业链的绿色升级,盐城正将零碳要素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可复制的“盐城方案”。9月24日-25日,以“美丽滨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全球滨海论坛将在盐城举办,盐城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