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上,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著名演员郭京飞和雷佳音参加了演出。同样来自上话的导演何念也是这台晚会的导演组成员。晚会结束之后,何念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我们三个人都是上海来的,又都是一个单位的。我们三个都希望能够多出点力,让全国观众看到上海艺术创作的能力。”
“爷爷常给我们说,‘工人’这两个字放到一起,它不就是个‘天’字吗?我们工人就一定要把这个‘天’给撑起来。”马兵对爷爷马恒昌奋不顾身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的故事熟稔于心,“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们也要为制造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撑起一片天。”
泪水再次潸然落下,这泪,不是悲伤,而是激昂的力量。若能回到那个全民抗战的年代 ,我这双握笔的手,定会毫不犹豫地握紧枪杆。不必问姓名,不必留籍贯,以“中国人”之名,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因为我明白,这精神所守护的,是炊烟袅袅下温暖的家,是书声琅琅中伟大的国,是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宁,是史册昭昭的文明赓续,是晴川历历的大好山河。
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华夏大地山河破碎,风雨如晦,日寇铁蹄肆意践踏,生灵涂炭。在这关乎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将全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海内外中华儿女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共赴国难。工人毅然放下手中工具,拿起保家卫国的武器;农民走出田间地头,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知识分子投笔从戎,以热血书写救国篇章;商人们毁家纾难,贡献自己的力量;海外侨胞踊跃捐款捐物,远渡重洋投身救国洪流。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如汹涌怒潮,让侵略者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那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我常常跑步经过这里,总要停下来读读雕塑上的故事。”一位正在晨练的市民缓下脚步说,“读着这些文字,我总觉得英雄的精神始终照耀着这条熟悉的大街。”冠以英雄之名的佟麟阁路,也成为城市中一处无声的精神坐标。当地的市民、前来缅怀的中小学生、远道而来的游客……行至此处,总会驻足凝望,默读烽火岁月的壮烈。
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活动现场,甄建民不时想起自己的父亲——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甄荣典。甄荣典在抗日战争时期,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的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
为规避数字风险,杜晓帆提出三重路径:一是坚守价值核心,明确标注“数字复原”等提示信息;二是整合物质与非物质要素,通过数字档案弥补技术情感传递的不足;三是构建政府、社区、市场、专家四方协同机制,确保数字化成果反哺遗产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