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区的另一侧是杨靖宇纪念馆。目前,纪念馆正在修缮施工,预计再过一个多月将重新对外开放。修缮后的纪念馆继续陈列东北抗联将士当年使用过的物品和珍贵照片,同时,还将借助AR等新技术手段,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段革命岁月,深刻感受到抗联战士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
平津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也遭受空前洗劫,南开大学更是在轰炸中被夷为瓦砾。为保护教育与文化火种,吴大猷、任之恭等在内的高校师生,分批撤离。
“香港、敦煌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彼此还有很多合作空间。”郑伟源说,大型敦煌文化展览到香港展出,精彩的舞剧表演令香港观众大开眼界;香港天籁敦煌乐团曾在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前进行精彩表演,今年9月,香港中乐团、天籁敦煌乐团还将赴敦煌演出。此外,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自2018年起,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举办“敦煌青年实习计划”,今年实习计划已于6月初启动。
今天,当我们走过佟麟阁路、赵登禹路,仿佛仍能听见卢沟桥的枪声穿越时空。那“一夜之间”被永远刻入历史年轮,它见证的不仅是奋起的抵抗,更是一个民族在危难中的觉醒与凝聚——“我们四百兆人团结所成的城,是任何种炮火所不得攻破的!”
李鸿斌回忆,大多数学生兵不仅是第一次拿枪,也是第一次上战场,埋伏在战壕里时,还相当恐惧。但第一声枪响之后,就念着一定要守住阵地,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同班有个同学叫赵世荣,嘴唇四周已经血肉模糊,但还是抱着枪拼命射击。”他说。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当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感知持续强化,构成欧洲战略焦虑的首要变量,而且不断强化,既是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最大软肋,为欧洲当前轰轰烈烈的“再武装”运动提供了最大合理性,也是欧洲定位与各国外交关系的核心诉求,甚至为此不惜采取“次级制裁”措施,损伤非当事方国家的利益。
“诗歌,是跨越语言障碍、连接心灵的桥梁。”雪野说,“看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孩子们用诗意进行对话,我深切地感受到童诗教育对于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