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两国政策的支持。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元首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早在2012—2013年,中俄就互办了旅游年。202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出席2024—2025“中俄文化年”开幕式,中俄旅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外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外国游客在华办理住宿登记、支付、通信、获得语言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度显著提升。两国航空公司还通过加密部分航线、提升航班频次以满足两国旅客出行需求。据俄方统计,2024年10月底至2025年1月底,中俄间固定航班执飞班次达4600余次,平均每周380余次。签证政策、入境管理、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等一系列利好,令双向人员往来通道更加顺畅。
去哪儿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去哪儿平台“澳大利亚”机票搜索量环比增长四成以上。在去哪儿平台上,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线覆盖多个城市。悉尼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南京、厦门、天津、济南、西安、海口、郑州、太原等多个城市,暑期从郑州、重庆、天津往返悉尼更便宜,价格在2500元左右。此外,墨尔本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厦门、青岛、海口等城市,上海、广州也有直飞布里斯班的航班在售。从旅游订单来看,大堡礁、悉尼歌剧院、出海观海豚受到旅客欢迎,8-12日团预订更多。在澳大利亚,旅客可以出海观鲸、看企鹅归巢,体验特色风情。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
郑州北车站主要承担着中欧班列(郑州)的中转技术作业及中欧班列空车底的选扣、集结,输送等作业。青年突击队成员积极与上级调度部门沟通协调,确保能够预留出超出计划的集装箱专用平板车,在车站进行有序集结,以便车辆部门能够提前进行选扣和整备工作,确保有充足的车源满足中欧班列用车的高标准需求。车站平均每天集结的空平板车多达上百辆,提供了“中欧班列”集结车底正点、高效、安全开行的必备条件,保证“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
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算法专家许敏丰介绍,团队基于在“平扫CT+AI”方向上的技术积累,研发出AI模型iAorta。将iAorta嵌入到医院的PACs系统,当平扫CT上传到PACs系统后,医生开始阅片的同时,iAorta同步检测片子。它可在几秒内判断血管壁有无结构变化,从而精准识别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一旦高度怀疑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时,就会发出预警,并标记出是哪个部位存在风险隐患,以方便医生有针对性地判断是否需要通过增强CT确认病情。
持续释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集聚一大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我国在核心人力资本领域的投入占GDP比重仍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十五五”时期,应将教育、科技、卫生、职业培训等整合为“广义人力资本投资”,强化目标刚性约束,设立“公共人才事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预期性指标,确保人才相关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和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逐步建立多层次的人才资源和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十五五”时期巩固扩大这些体系优势,将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基础的厚度决定竞争高度。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使得技术突破能够快速转化为量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