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自7月23日以来,中国北方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上游持续降雨。受降雨影响,多条河流先后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27日3时潮白河干流密云水库发生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最大入库流量6550立方米每秒。并于下午3时启动泄流。吉林、甘肃、内蒙古等地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城市内涝、道路中断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面对严峻形势,各地政府迅速响应,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并组织多部门联合抢险救援。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治理的触角还延伸到地质创伤的修复。2024年7月22日至24日,武都区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降雨,持续暴雨冲毁了国道多处路段,泥石流裹挟着石块阻断交通,桥梁被洪流冲击得斑驳不堪,路基在浊浪中塌陷——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一度陷入困境。转折发生在2025年,全段3批14个项目接连获批,国道灾害防治、水毁修复及省道养护工程同步加速推进,重型机械在工地上往来穿梭,新浇筑的防撞墙如铜墙铁壁般守护着路面。
“牦牛肉、虫草现在能很快运出去,卖上好价钱,口袋越来越鼓!”致富的路子更宽了;“娃娃们坐上车,能到县城接受教育。”孩子们上学不再是难题;“遇上急病,打个电话,车子马上就能把人送到县医院。”医疗条件今非昔比……村民们身边的变化说不完。
从飞沙走石到绿意盎然,在这里,各族民众在共同呵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由素不相识到越来越熟悉。拉萨南北山不仅是生态修复的典范,更镌刻着民族团结的力量。看到日渐葱茏的山体,一位来自甘肃的种树工人告诉记者,“会一直待下去,看着整座山都变绿。”(完)
治理的成效,正化作白龙江四季流转的诗行。晨雾还未散尽,张海军已在滨江生态湿地公园的塑胶步道上慢跑,两侧的绿植沾着露水,随脚步轻轻摇曳,视线顺着澄澈的河水望去,能一直看到对岸层叠的青山。“以前这河边杂草丛生,想锻炼都没处去,一到夏天蚊虫嗡嗡叫。”他擦了把汗,指着岸边正在拍照的游人,“你看现在,河水清亮得能照见云影,前阵子还有成都来的游客,蹲在石阶上用矿泉水瓶装水带走呢。”他翻开相机里的照片,一只被誉为“东方宝石”和“吉祥之鸟”的朱鹮站在溪涧边,红冠在青苔石上格外醒目。
四是准确适用国际条约落实平等保护。对于部分涉及国际条约的涉外民商事案件,通过较高层级法院提级管辖,确保国际条约准确适用。例如,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级审理的“某跨国快递公司与厦门某商贸有限公司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通过提级管辖明确航空运输领域国际条约的适用路径,有利于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健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准确适用机制,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