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上半年广西民生投入持续加大,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9.72亿元,增长5.9%。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2671.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5%,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张文淼表示,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门类,主要是为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用人单位招聘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7.4万家,年均服务用人单位超过5000万家次,其中制造业企业占4成,民营企业占7成。
引导青少年注重实践转化,锻造行动自觉。抗战精神孕育于伟大实践,在全面抗战时期,不管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个阶段”“两个战场”格局的形成,还是“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术创新,无不展现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实践智慧。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转化,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锻造攻坚克难的行动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重在引导广大青少年赓续实干精神,锤炼“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躬身实践、主动作为,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局,敢为人先,创新创造,在推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肩负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在玉石、木竹漆器等材质中,瓜的造型主要以象生手法表现出来,其用材之考究,制作之精巧在清代达到巅峰。如清代竹黄卧瓜式盒,全器作长椭圆形,器表满贴竹黄片,再在竹黄片表面黏贴原先雕好的枝干与树叶,器之内胎以黄杨木雕制而成,盖上的枝干自一端突出扣于器身口缘,全器几乎满贴竹黄片,但盖上的枝干则露出黄杨木本色,使得木质的浅黄与竹黄片的褐黄相映争辉。器之内壁满贴金箔。
当天,“施氏伤科”摆出的多种传统膏药吸引了不少海内外青少年的目光。肇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海门武夫施镇仓的“施氏伤科”如今是沪上著名的中医骨伤科流派之一。2021年,施氏伤科疗法被收录进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来自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施氏伤科的胡蓓玲介绍,纯手工调制伤科膏药及散剂、骨折外治法特色小夹板固定、针推共济的巧妙手法、以《伤科传薪录》为基础的伤科内治方药是“施氏伤科”独特技艺。当日,另一位来自该院药剂科、纯手工调制伤科膏药逾30年的吴燕儿细致演示了伤科膏药制作过程。她说,施氏伤科膏药是由乳香、红花等活血化瘀止痛中药组成,每天现拌、现做。吴燕儿一边说,一边小心地把两克到三克药粉放在膏药布的圆圈中,而后慢慢敷上绵纸,压实、敲紧直至微微出油。
走进风电场综合楼的中控室,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电脑显示器上的数据和大屏幕上的监控画面。现场值班负责人曹君红介绍,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风电场所有设备、所有部位的监视控制。目前风电场所有数据均已接入远方集控,现场可以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由此减轻人员负担。
“寻美中国”的成功实践,为讲好中国故事、发现并传播新时代之美助力添彩,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对新阶层群体以及新阶层统战工作的一个观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