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举措: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精准把脉产业痛点,制定《产业集群产品质量提升实施方案》,以“优服务、强监管、提质量”为核心思路,打出一套质量技术帮扶“组合拳”。一是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多维度采集产品质量信息,科学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采用“靶向监管+正向引导”方式,对高信用企业降低监管频次,对高风险企业开展靶向性专项整治。二是强化标准宣贯赋能。开展“雪地靴产业质量专项培训会”系列活动,邀请技术专家解读防滑性能、帮面材质、保暖要求等关键指标及检测方法,针对性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培训企业负责人与质检人员100多人次。三是强化监督抽查结果运用。建立“质量警示展台”,公开曝光抽检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并针对性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打造“抽检+帮扶+整改”工作模式,帮助企业精准对标达标,提升产品质量。四是强链补链补齐产业检测能力短板。联合检验认证机构、行业协会打造雪地靴检测共享实验室,共享防滑性能测试仪、耐折试验机等专业设备。共享实验室自今年6月运行以来,已开展检测服务53次,为企业节约检测成本7万余元。
优化人才生态,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优化文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文化与科技、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科技、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大对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海外优秀文化人才回国创业。三是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尊重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畅通文化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充分激发各类文化人才特别是新文艺群体的创造潜能。
今年1月,藤茶被纳入湖北省医保目录。金睿生物科技公司委托加工的藤茶饮片热销,公司随即投资千万,建成年产3万公斤饮片的生产线。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遗产之一,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当时,浙江还没有一处世界遗产,基础相对较弱,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起步也较滞后。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西湖西进”工程点等地时,明确表示省里积极支持西湖综合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积极支持西湖申报“世遗”。2004年10月,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工作的步伐,培育世界级品牌的旅游产品”。2005年5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对《良渚遗址保护考察团赴集安考察报告》的批示中指出,“我省在世界遗产申报方面尚属空白。‘申遗’是有许多条件的,也要下决心,花代价”。2005年7月4日,习近平同志对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报送的《关于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报告》再次批示:“请杭州市委、市政府继续推进保护和申遗工作。”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之前,习近平同志曾七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良渚遗址的考古和申遗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关于大运河保护,习近平同志深入现场考察调研。2006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时,指出“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突出了还河于民、造福于民的要求,希望杭州用好运河这张‘金名片’,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习近平同志对申遗工作的关心指导、亲自部署和倾力推动,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硬件方面,中国港口瞄准了更多“世界级”。在浙江,宁波舟山港正建设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打造世界级大宗散货泊位群……自去年10月获批《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以来,聚焦2035年新目标,这座“聪明港”明确了扩容“路线图”。
创业伊始,因买的油茶苗品种不好,成果率很低。沮丧之时,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及时出手,为他提供优质油茶苗木,指导种植、抚育、防虫。
“过去,通常都是基层博物馆将文物借给大型博物馆,而头部热门博物馆很少将精品展览送到基层。”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长江睿介绍,该馆周末单日访问量平均为4000人,“文物环省行”巡展期间单日接待观众突破4.2万人,刷新江苏省备案博物馆单日接待量最高纪录。江睿说,文物环省行巡展展现出的数字化展示技术和文创产品设计理念值得基层博物馆学习,能够促进各地各级博物馆加速发展。
随着种植与加工技术的成熟,来凤藤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16年,全县藤茶企业由最初几家增至40余家,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