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7月3日电 (唐莉霞 杨怡)《大改水》是一部以“新疆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和该县原水利局局长、“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刘虎的事迹为蓝本改编的电影。该片讲述了以主人公英捷(巩峥饰)为代表的新疆基层水利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用近20年的时间,终于让当地老百姓告别苦水,喝上甜水的故事。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细腻生动的表演,赋予了这个有高度、有力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故事以感人至深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也是党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的作风更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引领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培育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作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延安时期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进京赶考”前夕提出的“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作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等,使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电影开篇便是20世纪90年代在伽师县农村打井的水利局工作队队长英捷和同事紧急护送一名突发疾病的村民前往县城就医的情节,通过医院院长的讲述得知该病患因长期饮用涝坝水严重影响健康,因水致病已发展为事关全县百姓的地方病。镜头一转,来到当时伽师县部分农村作为饮用水的“又苦又咸”的涝坝水——漂浮着杂物,人畜共饮一坑死水,这对于早已用惯自来水的观众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是的,就像主人公英捷说的那样,伽师县有最甜的甜瓜,有肉质鲜美的羊肉,景美、人美,但水却不美。而当地的水利工作者就是要“让老百姓喝上安全的饮用水”,这是他们的初心,也是他们的使命担当。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当地基层水利工作者立足当地从“打井取水”到跨城引水“大改水”,这条路追寻了近20年。
这个投资200余万元的驿站,作为海峡两岸青年人文交流(泰宁)基地的重要配套,包含11间精品客房、共享餐饮空间及多功能会议区,由台湾上趣开新团队规划设计,创新采用“乡村会客厅+人才孵化器”模式,将成为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后,钟自然任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直至2022年9月卸任。今年1月2日,即2024年首个工作日,其官宣被查。
据悉,除文艺晚会外,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将于8月至10月组织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届时,我们将从全国遴选20部左右优秀剧目,在北京各大剧场进行约40场演出。”卢映川说,同时,本次展演将坚持惠民导向,每场演出均设置一定比例的低价惠民票。
灯光聚焦处,一群身着统一研学营服的中学生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展柜内的金缕玉衣。来自南京的王凯同学兴奋地向同伴比划着说:“你看这玉片打磨得多精细,汉代工匠的智慧和对不朽的执着,就在眼前。”
而为弥补前线火力不足,乌军还对重型农业无人机进行改造,用来搭载、投掷威力巨大的155毫米炮弹,实战表明其轰炸精度高于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