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该科创谷将加快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即落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布一批“揭榜挂帅”技术榜单、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出一批植物萃取高价值品种与产品,努力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正流向绿色项目。除煤电、煤化工等高碳排放领域的CCUS项目外,还有渔光一体项目。“水上光伏发电,支持整个鱼塘用电。”中国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洪浩在上述大会圆桌讨论环节中谈到,在渔光一体项目中,金融机构可以将用地权、取水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纳入银行授信认可范围,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在林业碳汇项目中,CCER未来的收益权也可以用来质押,以开展绿色融资。
构筑国际交流网络。一是成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国际组织的关键枢纽。构建“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成果转化”机制,在需求端,与地方商务部门、产业园区等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精准把握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的现实需求;在资源端,整合校内多语种人才、区域国别研究团队与校外政府政策资源、企业实务经验,形成复合型研究团队,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中外论坛,搭建政企学研对话平台;在转化端,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等方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合作项目,为服务企业、文化出海提供决策咨询,为地方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提供国际化培训。二是发挥多语独特优势,打造国内外师生共同组成的多语宣讲团,强化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故事,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文化展示窗口。三是推动建立多边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学术交流合作。比如,组建国际学术联盟、学术共同体、国际组织等,搭建民心相通的平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叶燕斐注意到,如今有很多跨国公司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500强企业在全球开展业务,这些企业在碳减排方面会有更多需求。“在购买碳汇的消费品企业、能源企业、金融机构中,汽车行业企业可能是最有潜力(促进自愿碳市场发展)的。”
76岁的重庆游客刘斌和老友们围坐一桌,12元钱的热乎饭菜暖了肠胃,也暖了人心。“味道巴适,服务更周到!比自家开伙省心多了。”老人放下碗筷,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老朋友来看我,都往这儿领,省时、省钱,还有面子!”
“零关税政策落地后,将在更大范围内增加非洲对中国的矿产、能源和农产品出口。”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张传红分析,无论是资源型、农业型还是工业基础较薄弱的非洲国家,都可以利用零关税政策提升对华出口,进一步发展自身产业链价值链,促进当地经济加快发展。“尤其在一些非洲的能源大国,如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塞内加尔等,都制定了能源商业化战略。随着零关税政策实施,这些国家将获得更多出口收益,为其经济多元化和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是《若干措施》的一大亮点。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原保费收入为9773亿元,和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大体相同。然而,商业健康保险在支持创新药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