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并治”是古代处理水城关系的核心策略。《礼记》中“土反其宅,水归其壑”的记载,道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先民最根本的祈愿。在水利实践中,古人致力于让水土各尽其用,比如唐宋时期,太湖地区创造塘浦圩田,通过挖土疏渠形成水道,又以淤土筑堤御水;明代采用“束水攻沙”之法治理黄河,实现水土的动态平衡;清代在疏浚凉水河时,将挑挖的淤泥用于增辟稻田,达成土方平衡,同时以“散水匀沙”之法变无定河为永定河,又引南苑凤河、凉水河水“蓄清刷浑”,最终实现“清流演漾,资安永定”的目的。“水土并治”的生态智慧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深刻启示:城市建设须摒弃“水”“土”分离的规划模式,通过适当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与功能,充分利用自然能动性实现水土协同调控。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相关工作情况作了介绍。信息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准入更加规范、市场退出更加顺畅、企业办事更加高效,经营主体的发展动力与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华夏凯德商业REIT首批纳入两个资产,分别是位于广州的凯德广场·云尚和位于长沙的凯德广场·雨花亭,总建筑面积达到168405平方米,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整体出租率约为96%。两个项目聚焦广州、长沙等高能级大众消费市场;形成一线与强二线城市资产组合,分散风险且优势互补;涵盖成熟运营的社区型购物中心与具备增长潜力的区域型购物中心。
统筹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践表明,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则和科学高效的监管执法,可以更好地保障和增强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活力,充分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从而让经营者健康发展、消费者放心消费。需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持续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推动修订公司法、广告法以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一批行政法规,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构建激励约束并重的合规体系,筑牢市场法治保障体系。聚焦民生关切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反不正当竞争、广告、检验检测等领域违法案件,持续净化市场环境。例如,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多轮专项执法行动。“守护消费”专项行动聚焦儿童用品安全、外卖食品安全、电商平台霸王条款等民生领域;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校园餐专项治理,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等行动都为营造良性秩序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和商业秘密保护,也有效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动力。
当天,参加“共享新机遇携手向未来”——2025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的东盟多国主流媒体代表、外籍网络达人,走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观摩2025面向东盟“AI+跨境电商”创新应用大赛参赛选手路演,实地了解AI超级联赛举办盛况。
谢伊托夫说,交通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是中亚国家战略中的核心要素,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更是推动社会一体化的工具,对乌兹别克斯坦而言,这些项目既能带来经济收益,也有助于区域发展与互联互通。
会上,有记者问,朝鲜最高领导人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请问中方如何看待朝鲜最高领导人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