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8月26日电(林浩 黄令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巧玉25日表示,2025年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以下简称:林木展)将突出AI赋能,引领行业变革,重点展示林业生产智能装备与木材加工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创新成果,为观众提供直观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林木业创新发展的窗口。
“红外相机不仅拍到了中华穿山甲,还在其洞穴附近记录到豹猫、黄鼠狼、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的洞穴附近往往形成小型的动物群落,可见其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对区域内的食物链起到关键的连接与维系作用。”施悦谋说。因此,中华穿山甲堪称“生态系统工程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沃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此外,今年前7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有效促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这一火爆现象也表明,在后哪吒时代,国产动画电影正探索出新的爆款养成路径。短期,凭借全龄向叙事与工业级制作树立口碑,将IP价值从票房延伸至衍生品、实景娱乐等全产业链;长期,依托题材延展与世界观拓展持续投入,形成长线的IP价值。
临夏县畜牧发展中心副主任何振虎说,当地牛羊产业从重数量转向重品质,从线下卖拓展到线上卖,但“保障安全”的底线始终未变。只有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养殖户的牛羊才能卖出好价格,产业的口碑与规模才能持续提升。
在视频博主大鼓楼看来,参与拍摄“北京范儿”短视频,是一个让他重新审视北京和生活的机会。“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看似这么熟悉的北京,依然有很多秘密等待着我去挖掘。”大鼓楼前后拍了17条“北京范儿”主题的短视频。在他的镜头下,距离故宫一公里外的普渡寺,成了文化之旅的新发现;科技赋能下的海淀“三山五园”,更新了他对海淀的印象;在顺义啤酒节、音乐节上的年轻人,又是活力十足的“北京范儿”……“拍这些视频特别过瘾,希望通过我的视频,让大家看到不同层面的北京,把一个变化着的、向前进的、充满活力的北京传播出去,打破大家对北京的刻板印象。”博主大鼓楼说。
养牛户杨雷雷的成长轨迹更具代表性,他从2017年的几头牛到如今的一二百头,从纯人工饲养到机械辅助,从“有啥喂啥”到订单青贮玉米草,从依赖牛贩子到线上对接稳定客户,他实现了“会养牛”到“养好牛”再到“卖好牛”的跨越。无论是经验养殖还是科技赋能,本质都是为了让牛羊长得更好、卖得更值。
这种空间重构背后,是对“微度假”需求的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小时生活圈’里,游客需要的不是走马观花的打卡,而是深度沉浸的场景体验。”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许沁乔分析道,鹅湖的优势在于,它把生态、文化、农业等资源打碎后,重新组合成了满足多元需求的度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