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借助数字技术呈现公园整体形象。数字再现工程是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推进的五大基础工程之一。系统推进数字再现工程,对于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工程均有技术赋能意义。换言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视为以文化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有效联动,是实现区域内各类自然文化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和展示的创新探索。搭建统一的数字化保护展示、信息共享、资源管理和宣传推广平台,是促进国家文化公园整体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面向未来,可以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融数字地图、远程监测、共享机制等为一体的文化资源信息系统,促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设线上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在线展示平台和非遗数字体验馆等,整合沉浸式体验系统和数字化文旅管理系统,全面展示国家文化公园丰富内涵,使之成为展现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形象窗口。构建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品牌体系,围绕相关主题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价值的完整性彰显和创造性实现。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论坛活动的核心。”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会议运营总监塞维林说,“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是一座可以自然采光的现代建筑,我们在此创造和设计了一个绿色、开放的空间,让与会者可以舒适地沟通交流。”
作为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荷兰最大乳企,菲仕兰始终秉持“自然滋养”的使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重点关注领域之一,今年已聚焦“呵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免疫力”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行动。3月,菲仕兰在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带领500余名员工志愿者种植100亩大麦,助力高原候鸟“口粮地”建设;5月,菲仕兰携手大客户合作伙伴正式成立“保护地球免疫力联盟”,旨在通过多方携手,开展更多元、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让更多消费者和社会大众参与其中。(完)
重建过程中,建设者们紧盯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拿出当年建设“争气台”的决心,立志打造“布局更科学、试验门类更合理、数据采集系统更智能”的现代化高空模拟试验体系。
河南周口扶沟县鸿昌大道东段,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宏伟肃穆,一座7米多高的铜像矗立在馆前的广场——抗日名将吉鸿昌身穿戎装、目光如炬。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