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以军部的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布命令,誓死抵抗。
展览以“十四年抗战”为叙事主轴,重点完善了东北抗联后期(1940—1945年)在黑龙江坚持苦斗历程的展览展示,凸显了黑龙江抗战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填补了抗战后期历史展示的薄弱环节,为理解中国抗战的长期性、复杂性提供了独特的地域视角。
在红眼病急性期,使用眼药膏或包扎眼睛都是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因为眼药膏质地黏稠,会在眼表形成一层薄膜,阻碍眼部分泌物的排出,不利于炎症的消退。至于包扎眼睛,会使眼部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反而有利于病菌繁殖,进而加重感染。
大唱革命歌曲,嘹亮的歌声传遍迪化城,激荡着民众的爱国热忱;电影演员赵丹、徐韬等创作演出的抗战话剧《战斗》,上演10余日,场场爆满;著名作家茅盾不遗余力地传播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化,为新疆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新疆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活动规模大。
2018年,在年逾百岁的訾安春去世后,訾贵江接过办馆的接力棒。馆藏史料不足,他跑遍内蒙古、甘肃、云南等地,寻访抗战亲历者,挖掘抗战遗物。
从黄河岸边到草原深处,郝孟和、乌兰、张建东三位基层司法所长,在平凡岗位上守护着一方平安。他们是河套平原上的“法治守夜人”,更是百姓身边最贴心的“法律服务员”。(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阅兵场上的铁流滚滚,就是抗战精神的传承。”顺利完成了本次任务,丁辉不敢松懈,“我时刻准备着,还想把经验、技能传授给更多战友,还想驾驶代表着我国国防建设最先进水平的新型坦克,再一次驶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